“限仓令”或重构基金业版图
摘 要:若无意外,待新修订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束后,股票型基金即集体启动契约修改,将仓位下限提升至80%。
“尤其是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趋势投资非常明显,主动型股基把本该用于‘选股’的精力很大一部分分配到‘选时’上,这是很不合理的。”该投资总监说,“给了这么灵活的仓位空间,但很多股基业绩依旧做得很差,还不如不‘选时’。”
新华基金投资总监王卫东则表示,提高基金仓位下限,短期看可能会加剧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波动,但从长期看不会有影响。“由于整个市场规模很大,即使在熊市里,也有结构性的机会存在,也有很多表现优异的个股。就像现在的市场,虽然点位不高,但是有很多值得投资的个股,也能让擅长选股的基金获得比较好的收益。”王卫东说。
FOF或迎“春天”
当基金经理们欢欢喜喜地卸下“选时”重担,而普通基民仍不具备“选时”能力之时,谁来承接这份责任?
新修订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让业内看到了希望。在《管理办法》第三十条中,首度将FOF(基金中基金)纳入了公募基金的产品范围,明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其他基金份额的,为基金中基金”。业内人士指出,通过FOF基金的运作模式,被股票型基金经理卸下的“选时”重担,将可以由FOF基金承担,而普通基民可以通过投资FOF的方式,继续享受完全托付专家理财的便利。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基金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及创新产品频出,普通基民自主选择优质基金产品的难度正在加大,由此衍生的投资顾问需求则催生了包括FOF在内的多种新兴基金产品。“由于公募基金行业此前不能发行FOF产品,因此,现有的FOF主要是以私募的形式存在,而从它们运作的效果来看,还是颇得客户的认可的。”该市场总监说,“一旦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下限大幅度提高,对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的考验就会大幅提升。因此,无论是出于‘选时’的需求,还是对基金经理的深度了解,普通基民都有必要寻找到合适的产品来解决投顾需求,这为公募基金未来发行FOF产品奠定了基础。”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显然是一个潜力庞大的市场。以美国为例,公开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美国FOF数量逐年增长,从1990年的20只增长到2011年底的1047只,资产规模从1990年的14.2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底的10479亿美元,占美国共同基金资产规模的比例近10%。而在中国,目前FOF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于券商理财产品和私募基金之中。以券商理财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目前存续的FOF产品仅有76只,资产管理规模不过159.5亿元人民币。
某基金分析师指出,随着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公募基金行业无论是资产管理规模,还是产品丰富程度,已经达到一个巅峰,需要更专业的研究分析,才能号准基金产品投资的“脉象”。而近年来,各大券商针对基金产品的研究不断深入,已经具备了为FOF产品快速发展提供研究支持的能力,可以部分承接股基提升仓位下限后转移出来的“选时”职能。
小股基艰难转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仓位下限强制性地定格在80%,现有股票型基金之间业绩、资产管理规模的分化或更为严重。
在高仓位限制下不见硝烟的“选股”大战中,拥有雄厚投研实力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将占据绝对优势,而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将更加艰难。老张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投研总监,他表示,如果只是纯粹的选股,无论是在深度调研还是在基本面的把握上,小型基金公
- 月光家庭月入万元 开源节流是最好的理财(2013-05-13)
- 黄金基金持仓量下降致纽约金价7日下跌(2013-05-08)
- 小两口资产账户是否需要合并 互补理财可提高效率(2013-04-26)
- ETF基金两极分化 “名牌”ETF继续遭遇净赎回(2013-04-24)
- ETF基金两极分化 “名牌”ETF继续遭遇净赎回(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