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限仓令”或重构基金业版图

http://www.e23.cn2013-05-13中国证券报

    摘  要:若无意外,待新修订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束后,股票型基金即集体启动契约修改,将仓位下限提升至80%。

 

  若无意外,待新修订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束后,股票型基金即集体启动契约修改,将仓位下限提升至80%。

  新规受到了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欢迎。最低八成的仓位意味着,他们将卸下“选时”的重担,专精于“选股”的职责——这或许会令他们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从容。但对于大量沉淀于股基中的普通基民而言,这样的调整并非福音,因为他们仍不具备“选时”能力。当基金经理们欢欢喜喜地告别“选时”时代时,谁能为普通基民接过这副重担?

  业内人士指出,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股基将“选时”责任转移给投资者后,会催生出专司“选时”的衍生行业,如基金投资顾问、FOF(专门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产品)等,这将调整既有的基金业版图。此外,由于仓位下限的提高,股基的投资风险显著加大,这也将分流出一部分风险偏好程度相对较低的投资者,并促使部分基金公司在投资风格、产品布局上进行转型,从而对基金业的既有结构形成冲击。(李良 曹乘瑜)

  类指基成双刃剑

  对于股基变身“类指基”背后的含义,普通投资者一脸茫然。他们并不清晰的了解,仓位下限提升20%以后,股基将如何重构其风险收益特征,又将会对他们的投资收益产生怎样的影响。但对于他们即将承担的“选时”责任,普通基民的反应却十分强烈。

  当仓位下限提升至80%时,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便快速逼近指数型基金——部分增强型指数基金的仓位下限已降低至85%。正因为如此,有业内人士将调整仓位下限后的股票型基金形象地称为“类指基”。

  但与指数基金被动投资迥异的是,大幅提高仓位下限的股票型基金,主动投资的“进攻性”则更加凌厉。无“选时”之虑的基金经理们,将会把更多的资产配置于他们眼中的优质个股上,且少数个股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显著加大。这意味着,变身“类指基”的股票型基金,其业绩的波幅可能进一步加大。

  对于股基变身“类指基”背后的含义,普通投资者一脸茫然。他们并不清晰地了解,仓位下限提升20%以后,股基将如何重构其风险收益特征,又将会对他们的投资收益产生怎样的影响。但对于他们即将承担的“选时”责任,普通基民的反应十分强烈。“基金不是号称专家理财么,怎么还要我们自己来‘选时’呢?”50岁的老基民王建激动地向记者表示,“我们普通百姓买基金,本来就是冲着省心、放心才买的,我们哪里有能力承担‘选时’的责任?”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提升股基的仓位下限,是恢复主动股基高风险属性的最好方式。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投资者应该知道,主动股基就是投资品种,不是理财工具。投资者在购买时要充分了解其中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如觉得风险高应赎回。销售机构以后要更清楚地向投资者进行宣传。

不过,相较于普通基民的困惑,基金经理们对仓位下限提升的承受力显然更强。这种承受力,一方面来自于他们对自己精选个股的信心,另一方面,则源自于他们长期“选时”的力不从心。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兼顾“选时”和“选股”,而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其实更多体现在“选股”上。一位投资总监直言不讳地指出,“选时”通常无法给基金创造收益,同时还会加剧短线操作,不仅不利于长期投资,还会增加投资成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