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浆果引发的投资盛宴
摘 要:6月以来,青岛市黄岛区农业局副局长李绍良便没有闲下来过,而是忙着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蓝莓考察团,因为随着6月8日“青岛国际蓝莓节”的举办,青岛蓝莓今年一下子火了,“以前是叫‘胶南蓝莓节’,后来是叫‘青岛蓝莓节’,现在叫‘国际蓝莓节’了。”李绍良说。与之相应的是,黄岛蓝莓这几年也出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黄岛蓝莓种植面积已达6.7万亩,有望跻身世界三大产区,而从千亩发展到六万亩,黄岛仅用了6年时间。
“考察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6月以来,青岛市黄岛区农业局副局长李绍良便没有闲下来过,而是忙着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蓝莓考察团,因为随着6月8日“青岛国际蓝莓节”的举办,青岛蓝莓今年一下子火了,“以前是叫‘胶南蓝莓节’,后来是叫‘青岛蓝莓节’,现在叫‘国际蓝莓节’了。”李绍良说。与之相应的是,黄岛蓝莓这几年也出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黄岛蓝莓种植面积已达6.7万亩,有望跻身世界三大产区,而从千亩发展到六万亩,黄岛仅用了6年时间。
李绍良说,“考察团们当然不是冲着黄岛蓝莓的名气来的,而是看中了蓝莓种植的巨大收益。”据他介绍,虽然今年蓝莓产量大幅增长,但价格不降反升,“去年蓝莓刚上市的时候价格高达420元/公斤,今年更是涨到570元/公斤,因为需求量增长得更快。”而具体到蓝莓的收益,青岛东港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盛彬估算:“不敢说100%,但70%-80%是有的。”
如此可观的收益引得各路资本纷纷进军蓝莓产业,去年联想集团便一掷10亿,高调进驻黄岛,未来更是计划投资20多亿,把黄岛打造成“蓝莓航母”。而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刮起了一阵紫色风暴,地方政府、企业,乃至农户,个个摩拳擦掌,要跟这位“水果皇后”谋一杯羹。李绍良说,这些考察团,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几人,来自全国各地,“河北的、吉林的、陕西的、山西的、安徽的、云南的、贵州的、四川的……反正哪来的都有。”
面对络绎不绝的考察团,李绍良既表现出热烈欢迎的态度,又表达了忧心忡忡的情绪。“说实话,蓝莓虽好,但并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种,”李绍良说,“先说土壤,蓝莓要求的土壤PH值要在4.5-5.5之间,而很多地方的土壤偏碱性,根本就不适合蓝莓种植。再就是气候,最适宜蓝莓种植的区域分布在大连到连云港的沿海丘陵地带,其他地区即使勉强发展蓝莓,品质也很难保证,比如说云贵川一代的蓝莓就发酸,盲目发展风险很大。”
除了种植风险外,记者了解到,即使在气候土壤均非常适宜的黄岛,蓝莓种植成本也高达1万元/亩,而在很多中西部地区,加上改良土壤等方面的费用,一亩蓝莓的种植成本甚至高达2万元。而蓝莓通常是三年结果,五年进入盛果期,“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谁又能料到三五年之后会是什么情景呢?”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可巨大的风险仍然阻挡不了各地疯狂上马蓝莓项目,而背后不能忽视的则是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李绍良介绍,各地来的考察团,大多都是地方政府牵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参与其中,“说实话,地方政府盲目引导种植的风险很大,即使在黄岛,也是在2000年引进之后,小规模试验示范了6年之后才下定决心大规模推广的,很多地方的考察团我也建议他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再决定是否进行大规模推广,他们口头上好像也这么答应了。”李绍良苦笑道。
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企业之外,在很多地方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农户们也纷纷参与其中,种植蓝莓已有相当规模的青岛宝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宏存说:“与企业相比,农户种植蓝莓面临的很大问题便是销路不畅,更何况目前蓝莓销售地集中在一线城市,离农户更远。”付宏存也注意到,进入七八月份的丰产期后,很多企业在收购农户蓝莓时出现了压价行为,收购价最便宜的时候甚至到了十几块钱一斤,很多农户因此损失惨重。
一方面是全国各地一窝
- 感冒引发颅内感染 合众赔付10万余元(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