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格兰仕试点“全员技工化”的启示
摘 要: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格兰仕全面推行五个技工等级的技能认证考核。全员技工化的推行,让格兰仕逐步摆脱"人海战术"。
血液,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在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试问中国制造业靠什么转型升级?拿什么优势跟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如果再不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少企业将很快因为失去市场竞争力而亏损倒闭。”
他认为,中国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在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配套、硬件基础设施配套还未成熟的今后几年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竞争力优势维持下来,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赢得几年过渡时间。
“中国今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有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支撑,中国制造的产品停留在低端层次,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造成的。目前大多数制造业的产业工人技能档次都非常低,而农民工要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起码需要3至5年的培训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而存活下来,进而获得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渡时间的生死存亡问题,更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经过这道坎的重大战略问题。政府必须下大力抓这件事。”梁昭贤对这个问题有很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2年11月20日发布了 《印发中山市职业培训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确定把“广东(中山)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唯一职业培训试点单位。中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中山市的产业工人都将推行 “全员技工化”,以此提升中山传统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
中山市技师学院培训中心主任高迅告诉记者,试点工作由市人社局组织,市技师学院、格兰仕集团联合承办,建立起校企双制合作的模式。学校派老师进入厂区培训员工,企业也选派技术骨干到学校给学生上课。
“准确地说,整个培训还是格兰仕企业内部为主导,培训经费、场地都是企业自行负责,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来展开岗位培训,从而使员工技能获得提升,然后由中山市技师学院派出老师对员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引导员工参加国家人社部的职业资格体系考核,只要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就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证书。”
“员工技能提高了,也就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员工个人的工资收入也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加,地方政府还对获得职业资格的员工发放相关补贴。”据介绍,今年8月20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中山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对用于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 光伏制造行业门槛划定 行业整合大潮即将启动(2013-09-23)
- 英国学者:中国取代美国成头号制造国(2013-09-03)
- 制造业弱势持续 专家:稳增长政策可能加快出台(2013-07-25)
- 5月经济数据:通胀压力较小 制造业活跃度偏低(2013-06-09)
- 全球飞机制造巨头机型争霸战烽烟再起(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