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大型石油企业是油品升级最大赢家
摘 要:自2013年10月1日起,中石化(600028.SH)要求下属各炼化企业出厂的车用汽油必须达到国四标准。11月6日,随着独山子石化公司生产的首批国四车用汽油出厂,中石油(601857.SH)也即将完成国四汽油的布局。
多起车辆集中出故障的恶性事件,也源于此。
对于本轮油品升级,董秀成认为,加强监管最重要,不符合标准的燃油坚决不能入市,要严惩出售不合格燃油的厂商。
民营炼化技术水平、规模等参差不齐,如今面临升级,压力无疑更大。岳欣分析称,民营炼厂能拿到的进口原油配额非常有限,只能依靠重油、燃料油来进行炼化,“这些油硫含量非常高,加上工艺设备很落后,油品升级对它们的考验很大”。而且,民营炼厂普遍规模较小,升级至汽油国四标准,要加装的工艺设备一样都不能少,即500万吨和100万吨级的产能安装同样价格的设备,其平摊到每吨产能上的价格就相差很大。
岳欣估计,民营炼厂占据的成品油市场份额,至少超过四分之一。董秀成估计,民营炼厂的加工能力应该在2亿吨左右。根据“两桶油”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中石油的原油加工量为1.91亿吨,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高一些,为2.21亿吨。
现实情况是,民营炼厂基本不具研发能力,从技术上落后于国有油企,在技术人才上也不具优势。
另外,任浩宁分析,由于油品升级投入较大,民营炼油企业又面临难以负担的巨额财务支出,盈利能力会大大降低,一部分企业恐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他认为,国家层面若不开放原油进口权限,或破除大型国有油企的市场垄断地位,则民营炼厂会上演兼并重组的浪潮。
相关新闻
- 中介豪取航意险保费大头 大型险企舍小本逐大利(2013-10-24)
- 上半年景顺长城最赚钱 大型基金公司亏损最多(2013-08-3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