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行暂停按揭贷款 额度再收紧
摘 要:12月2日-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营业网点发现,平安、浙商、兴业等多家银行的部分网点已暂停房贷;招商、中信、光大虽未停贷,但均表示“春节前基本不能放款”;利率方面,以首套住房为例,基准下浮的情况已难见到,北京银行(7.96, 0.05, 0.63%)部分网点要求原则上利率上浮10%,而在广发银行[微博]位于三元桥附近的一处网点,工作人员称利率至少上浮20%。
12月2日-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营业网点发现,平安、浙商、兴业等多家银行的部分网点已暂停房贷;招商、中信、光大虽未停贷,但均表示“春节前基本不能放款”;利率方面,以首套住房为例,基准下浮的情况已难见到,北京银行(7.96, 0.05, 0.63%)部分网点要求原则上利率上浮10%,而在广发银行[微博]位于三元桥附近的一处网点,工作人员称利率至少上浮20%。
回顾去年同期,由于市场流动性和信贷总量宽松,年底房贷并不吃紧,利率也未出现明显波动。
流动性、监管、内部考核
11月,债券收益率持续攀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1月19日升至4.7%,创下近9年来新高。进入12月,虽然外汇占款增加,但财政投放缓慢,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依旧。
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数量与产品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对流动性的预期。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银行倾向于减少长期资产,注入短期资产。
“银行要赚钱,就会把收益较低的房贷压下来。所以明年按揭贷款会更难,利率也会上升。”某券商分析师直言。
除了宏观形势和监管动态影响银行信贷分配格局,银行自身考核利润的内生要求,也左右其对审批利率和发放时点的选择。
“只做赚钱的事儿,这就是我们总行的意见,”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一名资深个贷经理表示,“所以我们行的个贷业务,以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主,综合消费较少;房贷基本不做,如果做,要求首套房贷利率上浮20%。”
利率上浮多少,银行才赚钱?“根据内部收益测算,8.5折利率能够达到住房按揭贷款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一家国有银行个贷业务负责人说,“之所以银行希望提高利率,是因为产品本身背负‘历史包袱’。”
200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当年10月27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影响深远的是,该政策对存量贷款客户给出了“溯及既往”的调整空间,即只要10月27日前执行基准利率0.85倍优惠、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优质客户,原则上都可以申请7折优惠利率。
直到2010年11月,各地银行才逐渐全面取消7折优惠政策。由于住房按揭贷款的还款期限较长,存量7折房贷大部分尚未结清。
“每年年初,总行计划财务部都要向各个分行下发分产品的年度考核利润要求。其中,对贷款利率的要求,不仅考核新增,还要考核整体。要平衡尚未消化的低于盈亏平衡点的存量7折房贷,就需要提高该产品新增贷款利率。”前述个贷负责人介绍。
额度少利率高
“融360”近期发布的一份房贷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对于首套房的房贷申请,16.75%的银行表示已停贷,44.58%的银行执行基准利率,16.27%的银行执行基准以上利率。有些银行只对优质客户发放首套房8.5折优惠,部分银行甚至已取消首套房利率优惠。
接近“融360”研究团队人士透露,报告揭示的是全国情况,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住房按揭贷款额度少、利率高的情况,更加突出。
在线信贷搜索平台“好贷网”数据显示,通过该平台发布贷款信息的合作银行中,约20%已在第四季度暂停房贷申请。从全国的情况看,首套房贷仍可申请8.5折的城市不足8%,大部分已将利率提至基准或更高。
在德勤咨询银行业合伙人彭子杰看来,房贷格局的变动,反映的是银行在资产配置和客户选择上的战略调整。
某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零售业务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出示了一份“2013年零售
- 银监会:正酝酿推银行破产条例(2013-12-10)
- 同业存单重构同业模式 银行权限上收大势所趋(2013-12-10)
- 烟台市副市长蔡国华调任恒丰银行董事长(2013-12-10)
- 银行卖保险爱忽悠 宣传年收益率7%实际兑付2.5%(2013-12-10)
-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上报 牌照或产生于热点区域(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