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隐形直投 兄弟档绕开监管
摘 要:不过,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在今年7月华林证券直投子公司获批之前,一家名为“深圳华鼎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华鼎”)的公司一直以券商“隐形直投”的名义,与华林证券搭档并体外运作。而深圳华鼎的大股东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业集团”),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林立控制。
IPO即将重启的消息,令券商直投业务又重新开始聚集人气。
不过,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在今年7月华林证券直投子公司获批之前,一家名为“深圳华鼎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华鼎”)的公司一直以券商“隐形直投”的名义,与华林证券搭档并体外运作。而深圳华鼎的大股东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业集团”),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林立控制。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林证券及其实际控制人对于“隐形直投”的安排或涉嫌利益输送。
兄弟公司绕道“保荐+直投”
证监会2011年7月8日颁布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第二条第九款明确指出:“担任拟上市企业的辅导机构、财务顾问、保荐机构或者主承销商的,自签订有关协议或者实质开展相关业务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产业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不得再对该拟上市企业进行投资。”2011年11月2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出台了《关于落实〈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有关要求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保荐+直投”券商承诺主动延长股份锁定期、增加直接投资项目信息披露内容等。
上海一家券商质控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券商直投子公司的披露有严格要求。目前直投先进场的模式可以,也就是业内普遍认可“直投+保荐”模式,但如果券商先进场,也就是“保荐+直投”模式,在2011年7月《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颁布后是违规的。
然而,一名华林证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华林证券和深圳华鼎的大股东均为立业集团,受同一控制人控制,是“兄弟公司”。
深圳市信用网信息显示,深圳华鼎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成立于2012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宋志江。资料显示,深圳华鼎成立初期的法定代表人为林立,于2012年5月份变更为宋志江。
据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华鼎和华林证券“搭档”,以“保荐+投资”的方式绕开监管,“打擦边球”参与多个项目的运作。而目前在会申报的项目中,就有华林证券做保荐机构,深圳华鼎参股投资的项目。
“如果是券商直投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和IPO申报中,有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上海一家券商质控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利用关联公司绕道监管,采取保荐+直投的模式,涉嫌利益输送。”
财务顾问助力关联PE套现
一名接近华林证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华林证券和深圳华鼎“搭档”的项目中,深圳华鼎成功变现退出的项目,公开披露的只有东源电器(6.19, -0.04, -0.64%)(002074.SZ)。
资料显示,2013年3月份,东源电器收购润银化工100%的股权,苏信元丰、上海安益投资、深圳华鼎三家PE机构成功退出。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接受东源电器的委托,担任此次重大资产置换及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润银化工的独立财务顾问。
根据华林证券出具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发行前深圳市华鼎丰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华鼎丰睿”)持有润银化工186.66万股,占其总股本1.144%;深圳华鼎丰睿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华鼎丰睿二期”)持有润银化工279.753万股,占其总股本1.714%。深圳华鼎是华鼎丰睿和华鼎丰睿二期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根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或者其他财务顾问机构受聘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财务顾问的,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得与上
- 监管层勾勒优先股轮廓:有意向发行人可着手准备(2013-12-03)
- 证监会闭门会明确改革方向 监管机构调整或铺路注册制(2013-11-19)
- 征求意见6年 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年内出台无望(2013-11-19)
- 券业监管高压波及营业部 中信建投银河证券等被点名(2013-10-23)
- 市场倒逼监管出招 保监会起草人身险网销制度(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