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老人银行存款遭忽悠:误买保险 合同签到122岁

http://www.e23.cn2013-12-11燕赵都市报

    摘  要:“我现在到银行存钱都是加一万分的小心,可不敢再被那些卖保险的忽悠了。”日前,提起自己五年前到银行存款被“忽悠”买保险的经历,河北秦皇岛市民王大爷依然又气又悔。

  “我现在到银行存钱都是加一万分的小心,可不敢再被那些卖保险的忽悠了。”日前,提起自己五年前到银行存款被“忽悠”买保险的经历,河北秦皇岛市民王大爷依然又气又悔。

  时间追溯到5年前,65岁的王大爷攒了2万元钱,准备存到秦皇岛市海港区河东一家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王大爷正要办理业务时,被一名西装革履的小伙子叫住,“您别存银行,买保险啊,这个收益高”。小伙子拉住王大爷热情、详细地介绍起一家公司的保险,经反复劝说,王大爷被说动了。

  “我一想收益高,存哪不是存啊,给自己买份保险也行。”王大爷说:“当时销售员说我岁数大了,最好给孙辈保,那样收益多。”王大爷对保险并不懂,想着反正就存5年,自己过几年也能拿着钱,当然是选择收益高的更好。王大爷按照销售员的建议,拿出1.8万元存了5年。

  签保险单时,王大爷看不清字,也没仔细看,稀里糊涂就把字签了。等3天后取回保险合同时,王大爷傻了眼,合同上清楚地写着保险截止日期是2065年。王大爷掐指一算:“那时我都122岁了,我还能活着用上那笔钱吗?”气愤的王大爷本想找保险公司评理,但想到合同都签了,而销售人员说存满5年就能取本金,就忍了。

  眼看王大爷明年就能取回本金了,却不想保险公司的售后人员先打电话告诉王大爷,可以按现在的利息给本金,但王大爷必须从中拿出一部分利息凑成2万元再存5年。听到这话,王大爷真是欲哭无泪。

  在采访中,王大爷一再向记者强调不要提到他的名字,他说:“我现在心理压力太大了,一直没敢告诉家里人包括老伴,怕她想不开。”

  记者通过保险业者了解到,这些年和王大爷有类似经历的老年人在秦皇岛不在少数,本来是到银行存钱,却被忽悠成了买保险,但像王大爷这样保险年限超长、如此荒唐的事儿却不多。采访中,一些市民认为,就此事而言,虽然从产品规定及合同条款上找不出保险公司的破绽,但对于销售人员如此销售保险的行径,让人愤慨,一些销售人员面对购买对象解释含糊,尤其是利用老年人辨别能力差的弱点,极尽“忽悠”之能事,有的甚至“忽悠”得老人将用于养老的钱都买了保险,老人一旦急需用钱,不仅提取非常困难而且还要遭受损失。

  秦皇岛君德风律师事务所律师颜翔宇提醒,老年人在办理任何有关钱财的业务时,一定要仔细看清产品介绍,把合同看明白、问清楚之后再签字。同时,老人一定要杜绝贪便宜心理,这样才能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