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助力银行收权防钱荒 五银行火线推同业存单
摘 要:央行选择在临近年底时推出同业存单(NCD),可谓颇费苦心,在跨越元旦和春节两个资金紧张时点推出,有助银行缓解资金波动。
央行选择在临近年底时推出同业存单(NCD),可谓颇费苦心,在跨越元旦和春节两个资金紧张时点推出,有助银行缓解资金波动。
银行也是快速反应,上海清算所的公告显示,国开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5家银行于12月12日发行首批同业存单,总额不超过190亿,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发行方式有两种,除了农行为招标发行外,其余均为报价发行。利率低于质押式回购和Shibor。
当前发行流程也相对简单,同业存单通过同业拆借中心“同业存单发行系统”以电子化方式发行,首次发行时应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向同业拆借中心提交相应材料,采取“发行备案,余额管理”。
而更大的“苦心”在于促使银行总行收权,吸取6月底的结构性“钱荒”的前车之鉴。“希望上收同业融资定价权于总行,完善全行利率定价机制。”央行货政二司副司长郭建伟强调说。而未来央行将上线第二代支付系统,可支持银行实现“一点接入,一点清算”,避免重蹈“钱荒”覆辙。
银行紧锣密鼓
五大行的发行计划一出,银行股却应声而跌,为何?
先看何为同业存单。通俗而言,即是可交易的、线上发行的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发行采取电子化的方式,而同业存款多用线下交易。
贷存比作为流动性管理的指标之一,在信贷额度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旧的贷存比计算公式中包含部分同业存款(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中金公司的观点是,目前同业存款不能算作普通存款,也不纳入贷存比的计算。由于同业存单有类债券属性,商业银行发行的普通金融债可以在计算贷存比时予以抵扣,那么同业存单是否在计算贷存比指标时予以抵扣也有可商议之处。
“预计同业存单中可计入贷存比的也仅限于定向发行的部分同业存单。
那么,这会否增加银行负债成本?短期来看,银行同业存单的推出暂时不会造成银行负债端的剧烈恶化。理论上,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更大,且具有流动性,其收益率水平会低于同期限的同业存款。
“这项推出来还是比较快的,现在是同业范围试点,主要一些同业存款的替代作用,关键在于定价。”一家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
一般而言,银行的负债包括一般存款、同业负债和债券融资。除了一般存款,同业存款是其中的最大项,根据2013年上市银行中报,这部分占比达10%。当前国内同业存款以及同业拆借的交易都比较市场化,定价在同期限Shibor利率上加点。
实际上,当前三个月Shibor利率为5.3320%,相较于同期限同业存款利率7%左右颇有吸引力。
风险倒逼加速改革
监管层和银行出手,源于风险和市场所倒逼。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近期公布的三项利率市场化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从9月24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到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再到12月9日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正式推开,仅仅三个月时间,三项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就已完成,足见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之快。
乱麻需快刀来斩,监管层迅速整治同业业务乱象的决心已显而易见,而同业存单的推出则能够解决银行同业业务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目前银行中常隐藏着一些类信贷的非标业务,成为监管盲区。NCD推出之后,银行同业间的流动性需求将逐渐被标准化和透明。”民生证券宏观分析报告指出。
同业存单的公开发行,可完善同业业务定价机制,由于同业存单发行方式相对公开,突破以往传统同业存款一对一的模式,解决同业存款定价机制不透明、信息不完全对称和缺乏做市商平台的问题。
- 央行正拟定移动支付指导意见(2013-12-11)
- 评论:央行为什么不禁止比特币交易(2013-12-11)
- 央行将发征信许可证 民资设立征信机构无障碍(2013-12-10)
- 央行出手监管比特币暴跌 国内炒家多清仓退场(2013-12-09)
- 央行禁止金融机构及支付机构涉足比特币(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