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三乱形成许多利益集团致改革难
摘 要:乱罚款、乱收费、乱设卡,我们常说的公路三乱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公路三乱问题背后的以法养人机制是不是病根?为什么大家越来越需要的物流因为这样的问题成本越来越高?治理公路三乱,难道真的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吗?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共同评论。
乱罚款、乱收费、乱设卡,我们常说的公路三乱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公路三乱问题背后的以法养人机制是不是病根?为什么大家越来越需要的物流因为这样的问题成本越来越高?治理公路三乱,难道真的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吗?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共同评论。
乱罚款、乱收费、乱设卡,公路三乱为何屡禁不止?以法养人的机制是不是病根?
近来,发生的公路乱罚款的新闻牵动着民众的目光。11月12日,河南永城一辆大火货车,因为疑似超载,被当地运政、路政部门相继罚款。当事女车主再三求情无果,当场服农药,后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12月13日,河南省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依据法规,将永城市公路局流动治超大队的7名执法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对永城市政府及交通系统16名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分别给予撤职、降级、记过等处分。
赵建才(河南省副省长):新政执法管理队伍人员的经费,他的工作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的如实的落实。斩断这种以罚代管和靠罚没收入的返还来维持经费和人员收入的这种利益链。
从12月10日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集中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执法专项整改,禁止对非法超限运输车辆只罚款不卸载,禁止为非法超限运输车辆办理罚款年票、罚款月票等十条禁令。
贺铿: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局部的小利益 或者是为了某些亲戚能有个好岗位 就睁个眼闭个眼
根本的问题还是治理,下决心。如果说真的政府下决心,没有治不了的问题。现在就是一部分的地方政府为了局部的小利益,或者为了某些亲戚要有一个好的岗位,把这些问题睁个眼闭个眼,没有真的去下决心治理它。真要下决心治理,这应该不是一个难治的问题。
对于每一年3000亿罚款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一,这个3000亿不一定准确,怎么得来的?反正这个数是不小。第二,罚没的这些款项,做什么用了?我想可能主要部分是补贴了地方的财政。还有一部分就是相关的部门的福利,他把它用掉了。所以说这些归结的问题,这个多头管理是必须治的。要治这个问题,首先是管理问题,只能一家、两家来管,不能设那么多。路政和路警各有各的事情,要照我的理解,路警根本就不是一个去罚款的问题,路政倒是要管理这个路的问题,也不是以罚为主。而是你按照这个规定,比如说你超载了多少,不能走就是不能走,不能再罚款,我罚款就可以走了,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路政主要要按照它管理的内容去管理一些事情,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罚没的这个问题上。
马宇:乱罚款是一笔糊涂账 它的下落是永远也追究不清楚的
有两个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个是机构设置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公路建设模式问题。机构设置问题就是有多个部门在管这个事情,整个公路要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或者多个运营主体,这样的话,就很难去理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设卡、收费、罚款。还有一个,就是建设模式问题。因为我国的公路网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实际上一开始政府没钱,财政投资做不到。那我们又要发展交通。就像咱们原来说的,要想富先修路,但是地方政府又没钱投入,怎么办?最后就用市场化资金,有些时候就叫企业去修路,或者说贷款修路,这就有一个还贷的问题,或者说有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因为企业要修的话,它必然要考虑效益问题,假如我要银行贷款,必须得还本付息,那这就导致一开始的时候,它就是一种收费的模式。
乱罚款涉及到那么多的层次,你不管,咱们说交通管理
- 辛鸣:简政放权要啃硬骨头 敢于触动利益集团(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