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演苏详解保险深度市场化 建议设立国家精算师
摘 要:要实现保险业深度市场化的突围,监管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很大的关键。正确处理市场和监管的关系,监管当局要努力实现从行业主管到行业监管的角色转换。通过夯实分类监管的基础,弱化市场的行为监管,强化市场的规则监管。
寿险的需求,是可以按照行业来进行安排。
郝演苏介绍称,比如进入全球500强的金融机构当中,有一个美国教师退休协会,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相互制的保险公司,它是针对教师群体做出一些相互制的保险安排,股东和客户是共为一体的。所以按照市场资源的配置,组织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进行很好的发展。中国职工保险互助社就是受制于制度的限制一直没有转正。它的保费规模、保障群体相当之大。但是由于某种体制上的限制,它没有进入市场化的运作。
同时,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已经基本完善的环境下,要进一步的落实保险机构兼并与重组的相关规则和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已经相对的完善,这一点比银行要快,银行的存款保险的制度正在建设当中,但是并没有出台。而保险保障制度已经运行多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保险机构退出所产生的兼并和重组的相关规则设计和制度安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种对于退出的或者需要兼并重组的制度设计,对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任何一个金融领域、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对市场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于不能够正常的经营、不能够正常运转的机构,更多的应当努力通过兼并和重组的方式完成退出,而不是直接退出市场。”郝演苏表示,直接退出市场对保险这个行业会产生更大的麻烦,兼并重组到底有哪些详细的规则,可能要从外面学习和借鉴经验,为真正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优胜劣汰和市场退出创造规则和制度条件。
**重政策与重市场应当并重**
郝演苏表示,在监管和经营思维当中,重政策与重市场应当是并重的。
“目前由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的决定公布,大家讨论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相关规定,对保险行业所带来的政策红利。这些政策红利非常之好,非常具有诱惑力。”郝演苏表示,但事实上由于中国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关保险行业政策红利的落实和实践还很远。
包括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解决相关的个人养老问题。从保监会准备在上海做试点,三年多了税收递延在2013年的上海政府报告中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郝演苏表示表示,现在2013年已经结束了,但个税递延这个试点仍然遥遥无期。
2013年六部委出台的利用大病补充保险的若干重大规定,地方可以在基本医疗保险的结余部分,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这项业务对于保险公司到底是肉还是骨头?郝演苏表示在具体的运行当中并不是很有吸引力。“因为保险公司在商言商,当然有些理念,是希望通过政府对大病保险的采购,来获取其它的保险资源,但事实上,难度相当之大。”
郝演苏表示,政策利好并不能迅速转变成真正的红利。
**费率市场化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
在费率市场化过程当中,除了强化偿付能力的监管之外,还应当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保险产品做定价指引,郝演苏表示,有必要像欧美一些国家一样设立国家精算师,尤其是英国,对于保险产品的费率定价提供一些指引性的安排。
“因为金融产品和保险产品是一样的,利率不是越低越好,费率也不是越低越好。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指引。”郝演苏表示,保险定价的时候机构很少考虑退保因素,我们的国家精算师在设计,在针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销售量大的保险产品定价时,就应当有一些指引性的安排,同样也可以回答一些民众困惑的问题。
- 保险业期望2014开门红 年金险组合产品打头阵(2014-01-13)
- 华泰退运险垄断时代面临终结 众安保险推新品(2014-01-13)
- “分红险+万能险”成今年主打产品 保险业有望开门红(2014-01-13)
- 莱芜新华保险快速赔付重疾保险金10万元(2014-01-10)
- 新华保险总裁助理唐庚荣赴山东分公司考评慰问(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