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专家:小产权房分类处理没商量 要承担改革成本

http://www.e23.cn2014-03-09央视财经

    摘  要:两会期间,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3月7号,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先生作客演播室,共同探讨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的流转。

  两会期间,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3月7号,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先生作客演播室,共同探讨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的流转。

  芮成钢:张先生,刚才节目当中听到陈锡文先生说到,可能宪法的修改、物权法的修改也非常必要,在这个相关话题下,您觉得在这个改革的推进过程当中,哪些具体的是需要修改的,哪些是巨大的难点?

  张晓山:应该说我们讲的土地制度改革,首先一个问题就说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但农民的最大一块财产就是他们作为集体经济成员所拥有的土地,所以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也就涉及到土地制度改革,但这里边也就涉及到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刚才新闻中说,比如我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那就涉及到土地增值收益的格局就要发生变化,所以利益关系的调整这是一个难点。但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关于法律和政策和时间,怎样能够相统一、相协调。但这里边我要指出的就是说,农村土地它本身是由不同类型土地所组成的,包括农用地,农用地里包括林地,包括集体建设用地,这里边有一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刚才新闻中讲,建设用地入市、城乡土地市场,主要指的是经营性建设用地。还有一块是农民自己的宅基地,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盖自己的住房,这是一块,还有一块是未利用的地。所以不同的土地,在未来的土地制度变革中涉及到的法律、涉及到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刚才新闻中讲的,宪法、土地管理法等等,那主要涉及到经营性建设用地能不能同期、同价、同权入市,但是关于农地本身的流转问题,这些问题的话,相对来讲涉及到法律问题、政策问题很多就比较少了,因为我们以前历次中央的一号文件,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这方面做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和比较规范的政策措施。

  张晓山:土地制度改革要确保农地农用

  芮成钢:刚才节目当中也听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土地流转的底线是不能农转非,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是有很多城里的人去投资买地,但拿了这些地不种流、不作农业用图,最后变成农家乐,做成了高尔夫球场,甚至变成了度假村,我们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

  张晓山:实际上你讲的这个问题就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实际关于这个问题,这十多年来或者更长的时间,从理论到政策,到实践,都有不同的意见,有的意见认为应该农地农民用,工商资本、社会资本进入会出现种种问题。有的意见认为应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让他们搞规模经营,然后带动农户进行现代农业等等。

  芮成钢:还得看农民拿到的土地出让金究竟有多少。

张晓山:这里边的问题就是说,现在在政策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到现在的话,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这是一条。另外一条,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和监管,把两头堵上,一头鼓励你进入,但一头是严格的准入和监管。但是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之后,出现的问题一个是非农化,一个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违规的,我们讲农地不一定农民用,别人可以用,但是农地必须农用,你不能把农地改成非农用处。所以你说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搞采摘、搞旅游等等,实际要害是土地的变性,改变用途。这条必须通过动态的监管来管住它。但另外一个,对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合理的诉求要满足,所以2014年一号文件就强调,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如果附属设施需要非农占地的指标,这个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予以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