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4.16电话”惊呆投行:政策飘忽 675企业吊胆
摘 要:“我们大概是下午5点左右收到监管层电话通知的,让我们已经补充年报及更新财务数据的企业若有变更拟上市地和募集资金的想法,要赶在4月17日前将专项说明报到会里,并同时报送修改后的申请文件及预披露材料,一旦预披露后则不能更改上市地。”华东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4月16日下午5点左右,来自证监会[微博]的一通电话,打乱了投行的节奏。IPO重启预期也因为当天下午机构部二处的会议内容而在投行圈引爆。
抓紧更新、上报材料,已经成为这两周投行工作的核心内容。
IPO年内或不收材料
“我们大概是下午5点左右收到监管层电话通知的,让我们已经补充年报及更新财务数据的企业若有变更拟上市地和募集资金的想法,要赶在4月17日前将专项说明报到会里,并同时报送修改后的申请文件及预披露材料,一旦预披露后则不能更改上市地。”华东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证监会机构部二处给出的时间表是:17日前赶得上更新材料、并上交拟上市地和募集资金是否变更专项说明的,在18日前完成预披露,在4月21日一周召开初审会,但发审会的召开时间并没有明确。
而来自投行圈的消息是,IPO初审会将于4月22日开启。面对市场的强烈关注,证监会16日表示,因在审企业需要补充最新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目前还没有召开首发企业的发审会,相关工作进展略晚于前期预计的工作进程。
在创业板企业的动向方面,上述华东投行人士则表示尚未开会、不清楚政策,可能要等到创业板新规征求意见稿落地后才有望重启。
上述所谓好消息,并不意味着新项目报材料有了希望。尽管监管层表示IPO申报窗口并未关闭,但在4月11日已有华南投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其申报材料未被接收。
同时,一位投行人士在于近日跟监管层沟通后,将反馈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年内不收材料;二是今年要把在会企业消化完,很多企业可能会被劝退,明年进入正常审核期;三是创业板非常希望互联网企业上市,对这类企业会相对宽松,投行要大力储备。
投行措手不及
“当天(4月16日)晚上就收到公司通知,要求周四前补交更新后的财务数据。”华北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而此次上报材料的先后,则一定程度影响排队名单重新排序。”
“预审员今天上午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尽快把年报更新材料报进去。”4月18日,北京一位投行人士称。他表示,其项目目前处于预披露状态,原本排在前面,但是没有及时将材料补进去,所以失去了先上初审会的机会。
“通知很突然,目前投行部‘鸡飞狗跳’。”华南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他随即提出疑问:是不是改交易所的也要周四报材料?
不仅仅是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这通4月16日下午五点来自证监会的电话,出乎不少投行人士的预料。
此前,另外一位北京投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虽然年报审计早已做完,并根据老规则更新完一整套材料,但鉴于招股书规则要调整,后续还要根据新规定修改,所以并未上报,选择等待观望,避免来回折腾。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尤其是此前经历过财务核查的项目,一方面忙于回复现场检查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在等小国九条落实措施出台,耽误了材料更新。上述错过初审会的项目即属于这种情况。
去年的财务大核查,引起市场强烈关注,但市场不知道的是,尽管两批财务核查收官,但被抽中项目的煎熬并未结束。
“2013年6月现场检查结束,但反馈意见下来已经是12月份了,我们3月份完成反馈,中间隔了一个春节,”上述北京投行人士称,“落实反馈意见的篇幅很大,涉及的问题很复杂很棘手,甚至需要把以前走过的很多客户重新走一遍,消耗了很多时间。”
在落实反馈意见报到会里后,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跟会里沟通后的理解是,现在可以上报更新材料,但是后面会出小国九条落实措施,
- 证监会“4.16电话”惊呆投行:政策飘忽 675企业吊胆(2014-04-21)
- 人民日报评论力挺证监会半夜鸡叫:足见监管层良苦用心(2014-04-21)
- 评论称证监会半夜鸡叫方式重启IPO:有损公信力(2014-04-21)
- 证监会紧急通知补材料 IPO初审会最快下周二重启(2014-04-16)
- 证监会通报杨奕马乐等4起老鼠仓案(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