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宝玩拆分涉嫌违规:信托百万投资门槛变两万
摘 要:借助互联网打信托拆分“算盘”的不止“信托100”一家,近期一个名为“梧桐宝”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在微信平台,借助它投资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的门槛骤降至2万元。该产品属于一家名为梧桐理财的互联网企业,其官网介绍,梧桐理财首创了信托、资管等私募产品的个人收益权投资模式。
借助互联网打信托拆分“算盘”的不止“信托100”一家,近期一个名为“梧桐宝”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在微信平台,借助它投资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的门槛骤降至2万元。该产品属于一家名为梧桐理财的互联网企业,其官网介绍,梧桐理财首创了信托、资管等私募产品的个人收益权投资模式。
据悉,购买资管计划、信托的门槛由100万元降至2万元的“魔术”,原理是梧桐宝拆分了资管、信托的收益权,然后供个人之间转让交易。对于这种新型拆分模式,信托人士认为,不同于“信托100”的明显违规,拆分收益权钻了法律的空子,属于打擦边球。基金子公司对此则较为担忧,表示并未与梧桐理财有过代销合作,并且对其行为并不知情,有公司已经提出希望下架挂钩该公司资管计划产品。
玩拆分 合规性和安全性存疑
“梧桐宝,2万=100万,8%-10%预期收益,灵活变现,100%本息回购。”这是梧桐理财网关于梧桐宝的宣传信息。2万元显然比信托100的百元起点高了许多,但仍与非公开募集产品所要求的100万元门槛相差甚远。通过梧桐宝,投资者可以2万元的门槛享受到非公募产品8%-10%的收益,这成为该平台最大的吸引力。
根据梧桐理财网信息,梧桐宝是梧桐理财网会员专享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于信托计划等个人收益权份额。2万元起投;当日购买,当日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8%-10%;当日买次日即可转让。梧桐理财网表示,该模式是梧桐理财网首创的信托、资管等优质私募产品个人收益权投资模式。具体流程是:信托持有人通过梧桐理财网,将个人收益权转让拆分和交易,投资人投资于拆分后的收益权份额。正是“拆分”之举,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其合规性和安全性的争论。
梧桐理财网创始人及CEO陈恳表示,梧桐宝模式与信托100完全不同,类似于平安陆金所,是个人财产权益的转让,且限于合格投资人之间。“第一,我们是转让,个人收益权转让,人和人之间的财产权益的交换;第二是私募,我们每个标的都不超过49份,一般为30-40份;第三是合格投资人,每个份额有最低的门槛,且投资人对应的是合格投资人;第四,平台就是平台,本身不是交易主体;第五,资金流和我们无关,完全是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陈恳表示,在梧桐理财平台转让信托或资管计划,持有人还是原来的持有人,只不过,持有人自己转让了其中的财产收益权益。“人和人之间的权益转移,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保护,可以此提起收益权要求。而且,我们转让个人收益权的时候,需要持有人完全委托自己的收益权益,如果违法,本身需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从梧桐宝当前在售的产品来看,梧桐宝个人收益权1003期,起点2万元,投资收益率8.28%,并有“本息回购和本息保障”。该产品挂钩的是一家基金子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根据其他第三方销售机构信息,该资管计划的投资门槛是100万元起,预计收益率10%以上。对于中间的收益差,分析人士认为,可能用于支付梧桐理财平台的各项费用。
陈恳表示,作为平台,梧桐理财平台盈利并不依靠赚利差,平台赚取的是服务费。梧桐理财向出让方收取转让服务费,为转让本金的1%-2%。“转让费单独收龋转让方也可能贴钱转让,平台不参与分利。”“我们的营业范围就是金融信息服务。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完全交给信托或者基金子公司,他们去服务。我们绝对不会截留客户信息。”陈恳再次强调,“我们只是一个互联网流量平台,负责引流。”
- 中石油否认拆分说 称报道属无根据臆测(2013-10-14)
- 中石油拆分有难度短期无望 称翻身要靠天然气(2013-10-12)
- 传油服公司或被拆分 中石油“地震”或震出业务重组(2013-09-13)
- 新华时评:2万多个政府违规用地问题的警示(2014-03-24)
- 银行违规揽储不惜血本 存10万返800元(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