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落千丈的股票背后:近半个股价格不足10元
摘 要:IPO渐行渐近,市场承压之态顺势提早来袭,疲软的股市近期再陷低迷,而这也使得那些股价原本就处下泻状态的个股更是深坠谷底,以华锐风电(2.91, -0.02, -0.68%)为例,其近日的股价已下探至史上最低的2.87元/股,令市场不胜唏嘘。其实,在A股市场中,这类上市后股价便一落千丈的个股并不少见,若究其原因,恐怕与大股东热衷套现未用心经营,或者财务过度粉饰使得IPO发行价虚高有扯不开的关系。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亟须企业家精神的资本市场。
刘晨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市场人士的认同,这些市场人士表示,“大股东和高管是对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最为了解的一群人,他们的减持套现行为足以影响市场对这只股票的判断,特别是来自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动作’,比如化工、水泥、光伏等行业,会严重影响市场信心”。
事实上,如今的A股市场,大股东疯狂减持套现已是一种常态。根据同花顺(13.490, -0.18, -1.32%)iFinD显示,2013年度,沪深两市共有96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存在减持行为,占比4%。而在今年一季度,减持股份的大股东数量几乎快超过去年一年的数量,达到了93家,其中减持股份数量较多的是城投控股(6.65, -0.04, -0.60%)、中航飞机(8.90, -0.24, -2.63%)、长园集团(9.16, -0.18, -1.93%)、浙富控股、美邦服饰(8.79, -0.12, -1.35%)等。绿城控股大股东上海市城建投资公司减持了10%;中航飞机大股东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减持了7.76%;长园集团的大股东长和投资公司减持了9.89%;浙富股份(6.36, -0.10, -1.55%)的大股东孙毅减持了4.87%;美邦服饰的大股东上海华服投资公司减持了5.48%。
据了解,上市公司大股东除了使用最常规的方式减持,还经常会暗地减持。“有些股权比较集中的企业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减持的准备,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第一大股东一般是自然人,而他的后面可能会出现投资公司这样的企业法人股东,该投资公司很可能就是第一大股东的或是他直接参股的,日后减持套现的主体也通常为这家公司。自然人股东的承诺期比较长,但法人企业一年后就可以减持套现。”资深财经观察员余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类挂名为投资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的公司身后往往是大股东的亲戚朋友。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向日葵就是一只上市后股价下跌凶猛、大股东也在疯狂减持的个股。向日葵近期的股价已下探到了该股股价的历史最低位,其昨日的收盘价为3.51元/股,较其复权后发行价已累计下跌了48.95%。该股股价一蹶不振的背后除了受光伏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影响之外,大股东吴建龙的疯狂减持套现也不容忽视,从2010年8月上市至今,吴建龙共减持了五次,其持有的股份已从原来的45.54%下降到了如今的24.72%,减持幅度将近一半。
业绩过度粉饰逼迫真实面目现形
如果说大股东热衷套现、不用心经营导致上市公司的业绩乏力,那么IPO时过度粉饰业绩使得发行价虚高就是其中另一大刺激股价下跌的主因。
“IPO时很多公司都会粉饰业绩,这样发行价才能更高,发行价越高,圈的钱就越多。等公司真正上市之后,财务报表就会暴露出他们的真实面目,一些业绩曾过度粉饰的公司往往会出现业绩大幅变脸,股价一落千丈也不足为奇。”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微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的确,在北京商报记者以往的采访过程中,确实有上市公司高管也承认企业IPO时会进行财务粉饰,只不过每家的粉饰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会选择提前确认收入,以增加当期利润;同时也存在人为地减少费用支出,降低成本,以达到较高的利润;更有甚者虚构合同和收入,虚增利润。
华锐风电可能就是一家存在财务粉饰的企业。2011年上市之前,该公司的业绩增长相当快,2009年时净利润为18.92亿元,到2010年时净利润已达到28.55亿元,增长幅度为50.89%,所以该股上市时也报出了高达90元/股的发行价。但在上市后,该公司的业绩就突然急速变脸,2011年度的净利润仅有5.99亿元,较2010年大幅下滑了79.02%,更令人吃惊的是,该公司在2013年还
- 私募版王亚伟翻唱怀旧金曲:建仓期偏爱老股票(2014-04-28)
- 国务院:加快股票市场制度改革和完善步伐(2014-04-10)
- 近15万股民梦碎*ST长油退市:手中股票将一钱不值(2014-04-08)
- 女董事泄露内幕消息 提前购进股票获利86万元(2014-03-25)
- 必和必拓准备启动数十亿英镑股票回购(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