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杨红旭:7月楼市或现拐点 限购难全面退出

http://www.e23.cn2014-05-27中国广播网

    摘  要: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各种关于楼市调控政策将会放松的消息在上一周不断发酵。今天的《第一财经日报》引用业内人士的观点说,不能把双向调控简单地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来划分,这不符合楼市的实际和分类调控的要求。至少,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外,像厦门、南京等涨幅仍比较快的城市目前要谈限购松绑为时尚早。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就此做独家点评。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各种关于楼市调控政策将会放松的消息在上一周不断发酵。今天的《第一财经日报》引用业内人士的观点说,不能把双向调控简单地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来划分,这不符合楼市的实际和分类调控的要求。至少,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外,像厦门、南京等涨幅仍比较快的城市目前要谈限购松绑为时尚早。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就此做独家点评。

  经济之声:按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楼市数据,新建商品住宅中厦门和南京的涨幅最高,环比上涨0.4%。其中,厦门已经是今年以来连续第4个月领跑全国。按照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发布的4月百城房价指数,厦门4月房价达19495元/平方米,仍高于广州。厦门供应偏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正是基于这些理由,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二线城市谈限购松绑为时过早,这样的城市至少10个,对于这样的分析,你是否赞同?

  杨红旭:我基本上是赞同的,因为分类调控主要还是看各地楼市的温度、房价的涨幅,包括库存量的高低。一线城市当然是比较强势的,此外像厦门、南京、合肥、武汉等少数几个二线城市也较为强势,所以限购的放松与否,确实不是一线、二线划分的分水岭,还是要看市场的表现。

  我认为这些政策都是暂时的,因为市场在动态变化。按照我的预期,今年一线、二线的市场也会降温,目前这几个房价涨幅排名靠前的城市,其实也在降温,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降温之后,也不排除到了下半年和明年,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也可能会在某些局部环节放松。市场在动态变化,我们看待限购和调控,也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变化过程。

  经济之声:尽管很多城市谈取消限购为时尚早,但由于“分类调控”的主基调,这一个月以来,也的确有很多城市,比如南宁、无锡等地纷纷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也难怪像“住建部多位人士确认,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自行调节”这样的传闻会传得满天飞。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杭州推出的降价备案制度: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那么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这被理解为“变相限制降价”。您怎么看杭州的楼市,政府这样的救市行为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

  杨红旭:杭州官方其实是想控制降价的幅度,因为下浮超过15%的话不给立案,也就意味着开发商要进行大力度的促销,然后跑货。如果政府不给你备案,就说明这个交易是没法执行的。不管怎么样,政府这样直接去干预企业,干预降价,我认为不是很妥当。因为干预企业的微观定价,等于说直接插手了企业的经营权,我认为这不是很合适。

  经济之声:无论是限购松绑还是“限制降价”,能扭转这些地方楼市的低迷吗?

  杨红旭:暂时难以扭转,因为市场调整的大势已经形成了,靠局部的力量难以逆转下行大势的,而地方政府这种局部的救市就属于局部的小动作。

  市场要想逆转的话,需要两个方面发生变化,或者是外部的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比如说2012年有两次降息,货币政策明显宽松,房贷可以打85折,这就属于外部力量。而我们现在没有大力度的支撑力,也没有大力度拯救楼市,我们的货币面也没有非常宽松,外部暂时没指望。

行业内部的话,就是一个去库存,库存去的差不多,市场就会达到一个供求平衡的状态,然后楼市才可能复苏回暖。目前仅靠地方政府这种零星的救市措施,包括放松限购,是难以扭转大局的。但随着下半年救市的城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