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备付金收益秘密 8000万利息是否该归消费者?
摘 要:这样的网购场景早已屡见不鲜,背后天量资金的流动却寂静无声。明星公司支付宝近日忽然宣布“移情”建设银行,它与工商银行的一段前尘往事中,“备付金”成了话题聚焦。
这样的网购场景早已屡见不鲜,背后天量资金的流动却寂静无声。明星公司支付宝近日忽然宣布“移情”建设银行,它与工商银行的一段前尘往事中,“备付金”成了话题聚焦。
买家付款到确认收货、卖家收款总隔着几个交易日,那些“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上的资金就是“备付金”。支付宝握着这个筹码,在两大行之间挑拣存管方的故事触动了舆论的八卦神经,而藏在故事里的“现钞奶牛”——备付金仍上演着让第三方支付闷声发财的剧情:备付金源源不断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制造利息收入。
据5月23日国家邮政局发展与研究中心与德勤联合发布的报告,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额1.84万亿元。如果按照平均5天交易周期和活期存款储蓄利率计算,来自网购的备付金利息收入就高达8822万元。
备付金开动“印钞机”
“在网上交易的过程中,货款先由买家划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加上物流公司这一独立交易参与者带来的不可控因素,等买家收货后确认付款给卖家,一般要有3~7天的周期,取一个均值就是5天,也就是说交易金额放在存管银行的账户里,在这5天内是至少可以拿到活期利息的。”一家中资银行结算部人士为《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
按目前0.35%的年活期存款利率计算,5天利率约折算为0.004795%,再乘以全年1.84万亿元的基数,只要备付金这台“印钞机”一开动,全年就有约8822万元利息滚滚而来。
而上述人士还补充认为,真实的“沉淀资金”规模不止于此。“比方说,为了购物方便,很多买家会暂时将上一笔交易的退款,或者单笔交易多余的钱都存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里,这就会拉长交割的周期,部分资金的利率实际可以按超过一周来算。”
随着交易规模的几何式放大,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备付金中获益更丰。2006年,国内网购规模还只有500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高达80%,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网络零售额已经超过5570亿元,同比增长了近46%。
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就超过了2670万元。据悉,对于这部分利息的利益分配中,官方曾提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合规拿到的部分占到了九成之多。2011年11月,央行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成为2005年开始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立规以后,最早明确备付金利息归属的监管版本。
《征求意见稿》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只需按季从所有备付金银行账户利息所得中转结不低于10%的资金,存放于银行风险准备金专用存款账户,计提风险准备金后的备付金银行账户利息则都可以划转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自有资金账户。换言之,第三方支付机构最高可获得备付金利息的90%作为稳定收入。
“以去年数据情况看,第三方支付行业从备付金中获得的利息收入大约是7940万元(按获得九成计算),但实际上不止这个数。” 熟悉电子支付流程的资深金融人士陆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若考虑到“影子银行”的存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备付金中获得的实际利益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监管漏网 备付金异变为影子银行
2013年6月,央行再度更新针对支付行业的规定,出台《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下称“《办法》”),但在这个迄今最新的监管版本中,也只是将取得牌照的支付机构纳入了央行的监管范围。
“虽然按照央行规定,没有拿到牌照的支付机构不能继续这方面业务,但实际执
- 支付宝备付金年利息约近亿元 或异变为影子银行(2014-06-04)
- 建行泰安泰前大街分理处为客户排险及时揭露“支付宝”信息诈骗(2014-05-14)
- “支付宝升级”骗局 套走网购者999元(2014-05-11)
- 招聘兼职引来劫匪 要求支付宝转账结果被抓(2014-04-21)
- 招聘兼职引来劫匪 要求支付宝转账结果被抓(201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