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房地产企业不要再指望货币放水
摘 要:昨晚,央行[微博]宣布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所谓定向: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预计这一次向市场释放资金量大概在500到1000亿元左右,那么这些钱能否精准的投放到需要投放的领域?到底能显现出多大的效果?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2.55,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微博]、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构,这些中小银行踏踏实实的就服务这一个地方,不要想做大。
我们现在有一些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我们现在有些新设的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包括有些农村商业银行,本来他在某个地方设的,他要跑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纷纷设分行,纷纷去抢夺这个城市的客户。为什么我们现在讲中国金融机构银行业同质竞争非常厉害,就是因为他们抢客户。这有一个非常负面的影响,他往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存款,乡镇农村的存款用到城市里面来,所以为什么克强总理在很多场合讲,你怎么确保农民的存款,农民的信用资源还能够用到三农?其实德国,包括日本都有很好的经验,中小银行就服务这个地方,每年你就赚3、500万。
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都是今年赚500万,那我明年要赚5个亿,而且我还要上市。如果每一个金融机构,每一个银行都要想上市,都要变成全国性的,那你可以想象,其实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因为他要做大做强。我们现在所有的口号都是做大做强,其实中国现在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做大做强,现在是怎么做精。现在是怎么让社区银行、区域性银行,甚至产业银行就服务这个事,把这个事做好,所以监管部门也要想办法,你以后要在其他的中心城市设分行,我不批你。
张鸿:符合审慎经营要求和给小微企业贷款之间有矛盾冲突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老向说的又是一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当我们说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时候,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小微银行,你让大银行去做这个事其实是有点勉为其难的。
比如你一开场就说,符合审慎经营,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但是对于大银行来说,其实审慎经营和给小企业贷款是有一些矛盾的。当我审慎的时候,那些小企业,一个我不了解的在村镇里的企业,对我来说其实是风险更大的,我贷给央企、国企其实风险确实是小,所以作为市场竞争的银行来说,他确实有选择的难度,但是我们允许更多的小微银行来做这个事情。就像老向说的,他不需要想我到底能不能给央企贷款,给国企贷款,重要的是我能给这一两个、三四个人服务好。台湾的银行就是这样的,我这一个人其实就是一个银行,我不需要在大银行里面做一个信贷员给你,我就是一个小银行,就这几个人,我就给你们这20个项目服务,我这一辈子就够了。
向松祚:宁可让肉烂在小微企业和三农里 也不把它烂在房地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理想的状态就是什么?对小微企业,我们也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可能每一个小微企业都能够从银行拿到资金,但是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条件,有发展前景的,经营比较稳健的小微企业,他如果想从银行拿到贷款,能够拿到,而且拿到的资金成本比较合适,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理想状态。理想状态并不是说每个小微企业都能够从银行拿贷款,这也不现实,银行也要考虑自己的风险。
第二个理想状态,中国的银行金融机构除了算银行的小帐以外,还要算那个大帐。张鸿提的不良贷款,我多少有点不同意见,其实小微企业,三农的不良贷款率不一定比大企业高,而且你要算大帐。有的大企业,比如他拿了银行几百亿的贷款,如果他出现10%的不良贷款,几十个亿就没了。农村那些小微企业少则几万块,多的就是几十万,把能有多少不良贷款?而且我们从社会正义、公平发展的角度,对小微企业,对三农的贷款风险容忍度就要提高一点。其实这也是国务院前几年就已经出台的政策,就是说你们对小微企业,对三农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容忍度要提高,什么意思?就是他的不良贷款率可
- 向松祚:增速放缓是好事 我们必须忍受阵痛(2014-04-02)
- 向松祚:楼市拐点很快到来 万科策略不是空穴来风(2014-03-20)
- 银监会:关注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风险(2014-06-09)
- 彭文生:容忍房地产价格下跌 银行坏账才能暴露(2014-05-27)
- 刘利刚: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