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5年后将消失:已完成配合4万亿刺激使命
摘 要:自2010年开始火爆的城投债发行可能将告一段落,甚至城投公司可能将退出历史舞台。《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一份国家发改委关于企业债券风险座谈会的会议纪要(下称“8·5纪要”)透露了上述信号。
风险较大。
“8·5纪要”还新增区域负债指标作为审核城投债发行标准,规定“区域全口径债务率超过100%的,暂不受理区域内城投企业有可能新增政府性债务负担的发债申请。地方政府所属城投已发行未偿付企业债、中票余额与地方政府当年GDP的比值超过8%的,其所属城投企业发债应严格控制。城投企业单次发债规模原则上不超过所属地方政府上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同时,为了防止城投企业走私募发行的通道,“8·5纪要”还表示,凡投资项目涉及政府补贴、回购等有关政府偿债保障的城投企业,一律不准采用私募融资方式。
对于确需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投向应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完善与项目相关的偿债保障措施,项目变更对企业信用状况未产生下调或负面评价。主承销商应出具专题分析报告,律所应出具合规性报告,经省发改委备案同意后予以公告实施。
城投债使命将尽
有主承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发改委做出上述指导符合市场预期,主要针对城投债及城投或平台公司,是这些发行主体逐渐退出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号。
首先,城投债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集聚的风险值得关注;其二,城投债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利益寻租和腐败事件频繁发生,城投债和城投公司整顿正在进行;其三,城投债逐渐被“市政债”所取代是大势所趋,而且城投债火爆发行的背景是配合当时4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其使命基本结束。
目前城投或平台公司转制自6月份就已经拉开大幕,汪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5年后城投公司可能就不存在了。”
不过短期内,城投公司的融资需求仍然存在。有承销人士认为,如果单是发改委围堵城投债,城投公司的融资需求可能会转向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中票或者证监会[微博]审批的交易所债券。
一名接近交易商协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发改委在债券审批方面的政策对于交易商协会的债券注册发行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具体的政策还是由交易商协会自己确定;另外,上周五,证监会发言人邓舸就表示要进一步扩大交易所债券发行主体,将允许“市政债”、并购重组债券在交易所发行。
也有主承人士认为,不管是证监会还是交易商协会都不会接城投债发行的盘子,毕竟在谁那里出事都不好看,而且清理城投公司的政策趋势,各家监管机构都看得比较清楚,不会因为争夺市场份额贸然开口。
- 中天城投公告泄漏房企底线:降价32%仍可保本(2014-05-27)
- 海通证券回应“沦陷城投债”风波 称已计提8800万(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