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第二银联” 擦边球难打不是想干就能干
摘 要:在一片热切期待中,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于上月底获得了国务院批准。
在一片热切期待中,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于上月底获得了国务院批准。
尽管市场准入的细则尚未公布,但市场人士多认为,“第二银联”的活未必会很好干,而此前市场所关注的外卡组织即使很快获批成为清算机构,真正要做相应的人民币清算业务,还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国际支付业巨头第一资讯(FDC)大中华区总裁陈启彰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的意义在于,大家更加应该遵守游戏规则。
“要么自己建网络,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来做;要么就是自己加入其中一个网络,按照别人的游戏规则来做。你不能转接别人的卡,但又不按照别人的游戏规则来做,这样无助于行业的进步。”他说。
不是想干就能干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一方面将终结银联作为唯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清算组织的历史,在更大的意义上来说,将使得支付业的生态发生巨大变化。
对于获取清算牌照,成立自己的清算网络,在业内看来也并非易事。业内人士认为,到真正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之时,不会有那么多机构拼抢这块牌照。“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清算牌照对于很多机构来说,是个烫手的山芋,活很不好干。”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如此认为。
该人士认为,就成本投入来看就已经不菲,建立一套新的清算网络,需要连接这么多银行,然后说服银行来发行自己的卡,再铺设数量众多的POS机具,“连ATM机都要重新整一次,还需要建立一套灾备中心。”
该人士表示,清算机构已经建立起来的清算网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先期成本,从现实角度考虑,同一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之间,要达成共享协议也非常困难的,不太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好像也没有看到过同一张卡既支持VISA又支持MASTER,而现在银联可以与VISA或MASTER同时出现,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他还认为,有些机构实际已经在干清算的事情,如果申请牌照的话,还不如不要牌照。“这是因为他必须建立自己网络的规则,要有自己的BIN号,一套规则可能会把自己给套住,行为会受到限制。”
此前,媒体称工行有意成立自己的银行卡清算网络。业界人士认为,如果工行要成立自己的清算网络,有可能是联合几大行建立一个联盟;还可能参考美国运通的模式来做,做一个封闭的卡产品。
这位人士分析,大型卡组织早期都是由大银行所建立起来的联盟机构发展而来,一般来说,很少有从银行分离出来单干的模式。在上世纪末,曾有大型外资行想自建但没有成功。“银行转做卡组织,不是那么容易,得看工行自身的战略布局。”
他补充道,“还有就是,它是银联卡的第一大发卡机构,如果他单干的话,会给银联带来什么影响呢?这也许会是监管层所要考虑的问题。”
而一位业界人士称,包括VISA、万事达等外卡组织进入到中国市场,成立自己的银行卡清算网络之后,也并不能马上从事人民币的银行卡清算业务,“按照此前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外资法人金融机构要在国内连续经营三年以上才能从事人民币的业务。”
难打擦边球
随着市场开放,陈启彰认为,过去由于银行卡组织独一家的存在所导致的行业灰色地带与乱象,将无法持续。
目前,一些大型的支付机构实际上就已经扮演了清算机构的角色。凭借与诸多银行的直联,支付机构通过绕开银联来实现支付过程中的转接清算。
有的支付机构认为,银行账户归属于银行,所以与银行直联不需要给银联付费,而银联则认为,银联卡的品牌管理权在银联,涉及
- 国华华夏人寿涉嫌打擦边球 给集分宝存返佣质疑(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