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2015年6大概率事件 券商业务牌照将放开
摘 要:毫无疑问,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即使猜到了开始,也很难猜中结局。随着各项排名座次的“落地”,一个崭新的2015年已经开始。在新的一年,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六类金融机构会有哪些大概率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对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何种冲击?听我们细细道来……
编者按:毫无疑问,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即使猜到了开始,也很难猜中结局。随着各项排名座次的“落地”,一个崭新的2015年已经开始。在新的一年,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六类金融机构会有哪些大概率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对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何种冲击?听我们细细道来……
银行业 利润增速或继续下降 业务架构调整难以避免
时间,如白驹过隙。2014年,银行业悲剧、喜剧交替上演,即使猜到了开始(利润增速下滑、资产质量下降),也很难猜中结局(估值迅速修复);2015年,银行业重新启程,资本市场也将再次走上寻求答案之旅。
利润增长预期下调
2014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存款被互联网理财产品大肆分流、大客户议价能力大大提升、货币市场基金对活期存款代替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了银行息差进一步收窄。然而伴随着民营银行新生血液的进入,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的预期,对于银行来说,2015年将是更加艰苦的一年,息差或将进一步收窄,而银行将通过拓展负债来源保证存款这条生命线。
去年11月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做适当简并。
此后,多位经济学家表示,降息周期已经来临。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表示,面对经济的下行压力,央行降息在意料之中,今年进入大降息周期。经济学家、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也表示,中国经济连续十几个季度的下行,物价也出现通缩的趋势,近几年,高融资成本是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央行降息可以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中国将进入降息周期。
展望2015年,由于银行增速放缓,且成本增加,多数银行家对于银行盈利增速表示悲观。
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双重压力下,种种迹象表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压力不断加剧。对于未来负债来源的拓展,高达79.1%的银行家选择坚持稳定和扩大一般储蓄存款。报告认为,目前银行负债来源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提高负债管理经营能力,积极创新。
此外,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表示,八成左右银行家认为未来收入及利润增长率将低于20%,三成左右银行家预期收入增速将低于10%,表明了银行家对于未来3年收入及利润增长预期有明显下调。
组织架构改革持续推进
今年初始,招商银行(16.59, 0.91, 5.80%)公告表示审议通过了《关于总行相关部门架构和职责调整方案的议案》,同意总行相关部门架构和职责调整方案。事实上,从2013年底,根据银行自身的不同情况,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在去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要求,在巩固前中后台分设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分类推进分支机构制、条线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子公司制改革。
据统计,工商银行(4.87, 0.16, 3.40%)的近47个部门机构调整为26个一级部,5个二级部,以及3个部门管理中心,而其利润中心由9个将增至11个。中国银行(4.15, 0.21, 5.33%)撤消了五大总部,调整为36个一级部门,6个直属机构。农业银行(3.71, 0.17, 4.80%)撤并重组了5个一级部、8个二级部、增设了4个一级部门。不仅仅局限于四大行
- 外汇局取消金融机构银行间汇市事前准入许可(2014-12-10)
- 金融机构反腐加码 一年六名银行高管落马(2014-09-15)
- 金融机构六一献礼创新不足:原有产品附加儿童概念(2014-05-29)
- 建行聊城分行承办聊城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会议(2014-05-13)
- 泰康人寿泰安中支被评为2013年度“A级金融机构”(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