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保理行业20万亿蛋糕待分 立法滞后等问题制约发展

http://www.e23.cn2015-02-11中国经济网

    摘  要:近年来,我国保理业务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日渐扩大,而嗅觉灵敏的互联网巨头争相杀入,也为这一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保理业务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日渐扩大,而嗅觉灵敏的互联网巨头争相杀入,也为这一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保理行业相关立法相对滞后、税收政策支持不够、制度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外部融资渠道不畅、行业盈利普遍困难、空壳公司大量存在等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日前,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在广州市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内商业保理领域首个省级行业自律性组织正式成立。从2012年试点到地区自律组织建立,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迅速,监管与自律也逐步完善。

  20万亿元!不止一位商业保理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复提及这个数字——全国应收账款规模超过20万亿元。

  被业内人士频繁提到的还有另外一组数据:2013年,中国大陆保理业务量同比增长15%,逾5000亿美元。从2005年到2011年,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保理业的增速排名第一,平均年增长达到96%。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应该看到上述数据主要是银行保理的业务量,商业保理发展还刚起步。

  与此同时,保理立法相对滞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保理又称托收保付,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2014年11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保理业务量同比增长15%,达5219亿美元,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其中国内保理4078亿美元,占比78%;国际保理1141亿美元,占比22%。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1年,全球保理业务量翻了一番,平均年增长12%。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保理业的增速排名第一,平均年增长达到惊人的96%。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表示,预计2014年我国保理行业交易量突破3万亿,达到3.5万亿元。2018年将达到5.39万亿元。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广东是中国商业保理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在广东省注册的各类商业保理企业的法人企业达732家,另有分公司14家,占全国商业保理企业注册总数的比例接近2/3,累计注册资金总额超过555亿元。

  据悉,中国保理业能取得快速发展,得益于银行保理规模的急速扩张,而在2012年,商业保理也开始“破冰”。

  2012年,被称为 “商业保理元年”。2012年6月,商务部发文,同意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同年,商务部发出通知,允许港澳企业在深圳、广州设立商业保理企业。

  制度环境尚未建立

  与市场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是保理立法显得相对滞后,而与保理业尤其是商业保理密切相关的制度环境尚未建立起来,上海、天津两地的试点办法亦有待完善,比如财税(营业税重复征收、拨备税前抵扣)、征信系统接入、产品线完善、信用风险分担等问题,其中也包括法律制度缺失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我国尚缺乏专门的立法和规则,目前只有一些规范,主要包括四大块,一是央行、银监会针对银行保理颁布的规定,主要是强调银行保理应纳入银行统一授信管理;二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就银行出口保理的外汇核销而颁布的规范;三是银行业协会的一些自律规范;四是针对商业保理的商务部419号文(即《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及上海、天津两地的试点办法。

记者注意到,为规范商业保理公司的经营行为,419号文规定了“三个禁止”,即禁止专门从事催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