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双严”:招商银行资产质量“主动测压”
摘 要:近期,“2014年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惯性上涨、2015年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企业信用风险状况仍难有明显改善”的担忧,弥漫于市场间。
近期,“2014年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惯性上涨、2015年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企业信用风险状况仍难有明显改善”的担忧,弥漫于市场间。
2月13日,银监会发布了201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各大商业银行也陆续发布2014年业绩快报,不良双升成为国内银行普遍现象,引发各界关注。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法人口径),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
而从招商、中信、民生、浦发、兴业五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日披露的2014年业绩快报看(均为集团口径),2014年不良率均值1.13%,较2013年上升28.8个百分点。其中,招行、浦发、兴业不良率低于均值,在0.97%-1.11%范围内;而招行、浦发、中信不良增幅低于均值,在23%-28%之间。
事实上,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产业和企业面临深度调整和转型,也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造成了一定压力。
虽然不良双升持续呈现,但中国银行业整体的稳健发展步调以及经营理念的不断进步,使得信贷资产质量总体是可控的。
信用风险计提的减值准备仍充足
据银监会的数据,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66.6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64.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2.10万亿元。有银行专家分析,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已至20%左右的高位,或应担忧关注类下迁的趋势。
出于对2015年资产质量下行压力的考量,管理审慎的银行将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贷比会进一步上升,同时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加,拨备覆盖率会有所下降,形成“一升一降” 的可预期态势。
银监会数据统计,2014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1.9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32.06%;贷款拨备率为2.9%,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
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1到4季度的不良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54.28%、235.63%、223.96%、217.98%,动态下降较为明显。
银监会认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6%,较年初上升0.61个百分点;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6%,较年初上升0.81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18%,较年初上升0.99个百分点。
另有国金证券研究员马鲲鹏在招行2014业绩快报发布后点评:我们预计,(招行)2014年全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76%,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60%,非息收入和净手续费收入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6%和28%,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投行业务等都是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推手。招行当前的非息收入占比已达到中国银行业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体两翼”和“轻型银行”战略的推动下,我们对招行继续提升非息收入贡献充满信心。
风控“双严”:下迁逾期与多提非标
近一年银行业不良率的上升与当前监管机构及银行本身对于真实暴露资产质量问题的诉求也不无关系。以招行为例,严格分类标准,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调入不良,近年其不良贷款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比值均在1以上,居上市股份制银行之前列,反映其长期执行严格的分类标准。这种主动真实暴露资产质量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严格的资产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更能为后续的稳健经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此外,同业新政提出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若前期资本计提不够严
- 风控新规或近期落地 “两融”天花板加倍抬升(2014-12-17)
- 益博睿助力恒昌,风控系统再升级(2014-11-28)
- 不良贷款小幅上升成趋势 银行风控或施“铁腕”(2014-05-26)
- 吸储风控能力仍不足 小贷转民营银行路漫漫(2013-09-18)
- 银行风控加力 信用卡大额贷款额度下调(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