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投资改革方案将公布 或有万亿资金入市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改革方案目前已经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后最快上半年对外发布,较大可能在三季度发布。河南省人社厅有关人员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各省社保厅也在制定相关的配套改革方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改革方案目前已经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后最快上半年对外发布,较大可能在三季度发布。河南省人社厅有关人员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各省社保厅也在制定相关的配套改革方案。
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在社会保险中的比重最大,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部分。养老金改革一直以来因其牵涉面广、涉及利益复杂,受到的关注及争议也多,目前外界最关注的莫过于其中的投资运营架构设计、投资的范围等,这些内容对于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养老金收不抵支
有扩大之势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保险费收入3.16万亿元;财政补贴收入9741.75亿元。支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本年收支结余4624.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5万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两者合计,201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2.7万亿,其中保险费收入2万亿,财政及政府补贴收入5620.38亿元,支出为2.46万亿,本年收支结余250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约3.59万亿。
扣除政府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今年已经收不抵支,差额为4600亿元左右。
实际上,这是我国基本养老金在扣除财政补贴后第二年出现收不抵支。且扩大的速度非常快,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亏空约为1560亿元左右,而今年则翻了一番,达到了3000亿元。
根据我国目前人口结构,60后慢慢进入退休年龄,养老金的支出将会增加,而保险扩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90后及00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口比70、80后要少,新增的缴费人口将远远低于进入退休年龄人口,所以,除去财政补贴外,养老金收不抵支的趋势将不断加大。
学者建议
中央集中投资
虽然具体改革方案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参与过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设计的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近日发文指出,社会保险基金中央集中投资为上策。他认为,即将实施的这一轮养老金改革面临的形势比上两轮(2007~2008年改革和2011~2012年改革)要更复杂。经过前两轮改革洗礼,这轮改革浮出水面的潜在可能性或可选方案至少有五个。
一是各省分散自行投资,采取的方式是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行政受托”方式,即政府委托社保经办机构,后者实行外包与自营相结合。二是各省分散自行投资,但有可能采取地方政府间接控制的“法人受托”方式,即建立省级独资法人机构(包括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三是最终决定实行统一的委托投资方式,即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实际是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中央补助委托投资和广东千亿基金委托投资的混合型做法,有关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但各省分散自行委托并签署协议。四是有限的分散化竞争性市场投资,即中央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方式直接将基金“分配”给若干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同时或通过招标竞争委托给几十个有资质的专业化投资机构。五是中央政府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专门投资机构,或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或为央企,统一负责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五个方案各有利弊,郑秉文认为,在上述五个方案中,各省分散自行投资的两个思路显然是下策。如果在这轮改革中“胜出”,成为主导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保险投资管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