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一元钱买下亿元国企再被关注 洛阳百名职工与女老板鏖战十年

http://www.e23.cn2015-07-02中国商报

    摘  要:一家近亿元的企业却被改制成了“负资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洛阳中院在判决中却称现有证据不足,针对职工代表的质疑,是否漏判了潘某的侵吞国有资产罪?应该按何罪追究潘某?

达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的评估师田某,对城投公司所属的神州大厦、碧云小区和舒雅小区共三宗土地以恶意缩小面积等办法,最终达成城投公司净资产为238.73万元。

  而2008年5月,宜阳县检察院委托另一家房地产评估经纪有限公司,按2003年8月当时的各项数据及地价对上述三宗土地进行重新评估得出,三宗土地总价值4806万元,仅这一项两家公司的评估结果就相差2110万元。

  由于田某在涉案土地进行评估时,故意出具虚假评估报告,低评国有资产2110万元,致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2008年11月,宜阳县人民法院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田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7万元。

  田某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操纵评估结果的却是潘某,她在一元买下城投公司后,2110万元的国有资产却去向不明。

  2004年1月,潘某一元买下城投公司后,组建洛阳市城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建公司”),自己出任董事长,而当初潘某代表收购城投公司的河南润博实业有限公司、河南济钢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南防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却“集体失踪”。

  然而,洛阳城建公司成立后,潘某并未履行承诺安置职工,而是在洛阳城投公司职工身份被强制转换后,就全部解散失业至今。

  在宜阳县检察院对城投公司总经理高某的询问笔录中显示:高某一开始就和潘某共谋企业改制,改制前潘某承诺高某可占47%的股份(高说47%是为职工要的),而企业改制到潘某手里后,潘某不再认可47%的股份。

  潘某入狱并未画上句号

  潘某将城投公司以一元的价钱改制为自己的公司后,解散职工最终成为职工们愤而举报上访的导火索。

  面对职工们的不满和举报,潘某是如何应对的呢?

  2004年7月17日,洛阳城建公司以合作开发为名与洛阳鹏燕翔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并把土地过户到了鹏燕翔公司名下。

  接着,潘某以还债为由,将城建公司占有的与鹏燕翔合作开发股份整体转让给了自然人郝某。

  而后,潘某又购买了一家公司——洛阳市建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是吴某。

  据宜阳县检察院的讯问笔录:建鸿公司法人代表虽是吴某,是潘某花6万元从洛阳建鸿原法人许某手中购买的空壳公司。

  吴某又是谁呢?根据吴某二哥陈述,吴某排行老六,当年30多岁,现在陕西宝鸡蹬三轮卖菜,外出已经十五六年了,一直以卖菜为生。吴某没有公司,在外没有房产,老家村里仅有几间瓦房,也已经塌了一间。

  就是这样一家空壳的建鸿公司,潘某要它干什么呢?

  据职工代表称,潘某在购买了建鸿公司几天后,就虚构城建公司欠建鸿公司债务3200万元,然后将城建公司与鹏燕翔公司合作的权利和义务整体转让给建鸿公司。至此,城建公司已经变成了空壳。

  据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对潘某亲戚刘某的笔录内容显示,原(城建)公司欠其他公司债务,其他公司将潘某告上了法庭。随后,潘某以欠其亲戚刘某280万元为名,将3500平方米价值7000余万元的裙楼抵给刘某,而刘某称一直没有收到过一分钱房租。“我与洛阳城建公司无任何关系,公司也从不欠我钱,潘某也不欠我280万元,我与潘某只是亲戚,潘某说裙楼是她的,要过户给我,也不让我拿钱。”

  在洛阳市九都路的高架桥旁,中国商报记者看到,原神州大厦已经改为新神州大厦,主楼是一家酒店。据周围市民讲述,现在神州大厦的门面房每平方米售价可达2万元左右,这里商业价值很高,寸土寸金。

随着职工的不断举报,2008年4月,宜阳县人民检察院指控潘某犯合同诈骗罪、虚假出资罪,并于9月向宜阳县人民法院提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