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取消存贷比 银行迎四大利好

http://www.e23.cn2015-07-07北京青年报

    摘  要: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这是自1995年起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首次迎来大修。其中,被业内长期诟病的“存贷比”75%红线将正式取消,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不再作为硬性监管指标出现。此举意味着,戴在银行头顶20余年的“紧箍咒”终于解除,银行高息揽储的现象或将彻底成为历史。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这是自1995年起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首次迎来大修。其中,被业内长期诟病的“存贷比”75%红线将正式取消,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不再作为硬性监管指标出现。此举意味着,戴在银行头顶20余年的“紧箍咒”终于解除,银行高息揽储的现象或将彻底成为历史。

  业内人士认为,存贷比的取消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拿来放贷,盈利能力将增加,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则更加容易。

  银行有更多钱可放贷

  为何要取消存贷比?融360信贷专家徐瑾表示:监管层一方面不想扼杀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保障风险控制。在此考虑下,取消存贷比的本质是监管规则的改变。

  取消存贷比从长期来看是利好的,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由以往政府管制方式变为市场调节。意味着银行有一定的信贷规模可以释放,但不代表就会实际释放出来,不同银行会有不同反应。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生意,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一些银行不会有大的动作。而另一些比较激进的银行则会扩大规模。关键取决于银行是否有可挖掘出来的新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风险可控,那么银行会积极扩大信贷规模。与此同时,有更多的放贷机会,就要吸纳更多存款。也要看银行有没有能力用相对低廉的方式获取资金。

  “季末效应”将逐步淡化

  对于商业银行业务员而言,今年年中可谓难得轻松,不用去求爷爷告奶奶地拉存款冲指标。以往一到年中或年底,银行要完成存贷比考核,他们就得挨个给客户打电话,让客户来存款,完成考核任务。降息降准缓解了压力,而存贷比的取消,对于银行来说,则意味着彻底告别存贷比考核这一紧箍咒。而对于银行理财来说,也意味着“季末效应”的逐步淡化乃至完全消失。

  一家银行的理财部负责人表示,以往因为银行要完成季末存贷比考核,不得不通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变相揽储。因此,每到季末时点,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会有所上升,以吸引市场资金。随着今后取消存贷比考核,将使得月末以及季末效应更为淡化,以往一到季末,银行理财就大规模派红利的现象将越来越少。

  目前不少投资者慢慢把投资焦点从股市转向更为稳妥的银行,他建议,在当前降准降息和存贷比考核将取消的背景下,今后理财收益水平下行的可能性较大,投资者可以抓住目前还算可观的收益水平,适当配置部分长期产品锁定眼下收益。同时,也可以配置一些银行大额存单等新型理财工具。

  存款搬家现象将减少

  融360理财分析师李欢欢认为,存贷比取消之后,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对银行板块是利好,中长期来看,低估值的银行股上涨潜能较大,股民们可以从中受益。

  其次,存款搬家现象将减少。过去每到月末、季末及年末考核时点,银行通常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或是发行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来达到揽储目的。存贷比取消之后,将缓解银行冲时点压力,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趋于稳定,波动性降低。投资者在月末、季末及年末恐无法再买到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存款搬家现象也将减少甚至消失。

  另外,银行存款受股市影响而搬家的现象也将得到缓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是A股保证金新增规模非常可观的一个季度,银证转账保证金净流入6143亿元,在5月份,新增资金规模达到1.46万亿,其中,从银证转账渠道净流入9235亿元。“股市那么牛,我想去看看”,在牛市赚钱效应的吸引下,更多的银行储户投身“股海”。

今年伊始,股市持续火爆,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