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前九个月亏损8.3亿元 中小股东搅局致巨亏
摘 要:10月15日,深康佳A正式对外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预告,数据显示,2015年7月1日到2015年9月30日,业绩大幅下滑,第三季度期间亏损5.3亿元-5.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21万元。
10月15日,深康佳A正式对外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预告,数据显示,2015年7月1日到2015年9月30日,业绩大幅下滑,第三季度期间亏损5.3亿元-5.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21万元。同时,财报还公布了前三个季度的经营状况,截止到9月30日,康佳总共亏损8.3亿元-8.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4757万元。而这也创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亏损额。
中小股东“事变”是亏损最大原因
当然,2015年对家电产业来说,每一家彩电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不少企业都陷入了亏损的泥潭。只不过,这一次康佳曝出的巨亏,除了与行业不景气有一定关系外,还与中小股东逆袭康佳,干预生产经营事件,有直接的联系。业绩数据也体现出了这一点。8月份,康佳公布的201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2.97亿元。但第三季度亏损额就拉大到了5亿元以上,相当于亏掉了上半年的近两倍。
之所以出现第三季度亏损额的骤然上升,与中小股东逆袭董事会后,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直接关联。5月28日,中小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一举拿下4个董事会席位,而大股东华侨城只有3席,失去了对康佳的控制。中小股东提名康佳旧将刘丹为康佳总裁,直接负责日常业务的经营管理。
9月11日,刘丹被暂停康佳总裁职务,而此时的康佳已然在经营管理方面暴露出了极大的隐患。据悉,中小股东由于意在炒作概念,推高股价获利,且进入康佳董事会的中小股东对家电产业缺乏理解和经验,因此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康佳在经营和团队上遭遇滑铁卢。比如就发布了上百人的人事调整,对原有骨干员工大清洗,大量人才流失,离职率为之前的数倍;而针对每年最关键的金九银十的十一黄金周,没有将精力放在主推产品上,反而空谈概念,让康佳错失了借十一黄金周拉动销量的机会。
显然,动荡中的康佳,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人事清洗和团队的频频地震,尤其是在最关键的中层骨干管理岗位上随意任命和罢免,让康佳数月以来,经营业务的推进几乎停滞,之前推进的战略无法实施和落地。而这种动荡的情绪也传导到渠道层面,让产品销量根本无法保障。显然,康佳第三季度的巨亏虽然与行业景气度相关,但罪魁祸首就是中小股东入主所引发的。
康佳未来将持续转型 大股东支持
不过,对康佳来说,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9月25日和9月28日,深康佳A发布公告称,之前入主康佳的中小股东,公司董事兼副总裁宋振华、总裁刘丹、独立董事张民及监事张光辉四人,请求辞去在本公司的所有职务。华侨城作为大股东,重新回归。以炒作股价为目的的中小股东在股票复牌后就迫不及待地撤退,而留给康佳的是一份巨亏的成绩单,留给投资者的是股价的腰斩。
这也意味着证券史上首次中小股东逆袭董事会的事件落下帷幕。对康佳来说,最黑暗的时刻已经成为过去时,熟悉业务和战略执行的高层管理团队开始稳定下来,按部就班地推进互联网转型的战略。在产品和业务层面,也开始出现好的迹象。管理团队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来扭转公司被动的经营局面。
在刘凤喜为核心的经营班子接手后,就在家电互联网转型方向上放出大招。9月22日,康佳与天猫签署互联网电视商务合作协议,阿里帮助引入娱乐服务平台,包括YunOS操作系统、应用商店以及账户、支付等服务,康佳负责智能电视的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双方将联合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进行内容、应用和服务的运营,预计未来3年内,康佳能有10亿元的运营收入分成。这一战略合作的落地也是之前康佳KKTV与阿里YUN OS持续、深入、高效的合作的进一步升级。
- 康佳“宫斗”收官 华侨城重新控盘的未来猜想(2015-09-30)
- 多家彩电企业国内利润下滑 康佳两周两换主席(2015-06-26)
- 康佳电视两月连遭六次曝光 售后服务变二次消费(2014-04-01)
- “为顾客 为社会”爱普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精编》(2015-10-23)
- 山东新华保险“九十双飞”业务秋日胜春朝(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