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3个月300份问询函 监管“火眼”下想混无门

http://www.e23.cn2016-02-17新华网

    摘  要:沪深交易所监管正以疾风骤雨之势于无声处警戒市场。据最新统计,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的65个交易日中,两大交易所共发出逾300份问询函,平均一个交易日近5份,比此前三个月激增一倍多。

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海外收购大多意在拿到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往往与核心人才密不可分,监管层关注人才稳定情况,也是担忧后续双方在人员上的整合能否有效运行。

  航天科技、青岛海尔并非个案,包括怡球资源等多家上市公司在涉及此类交易时均未能逃过监管部门的追问。

  “无厘头”高送转必“疑”

  随着2015年年报披露逐步进入高峰期,上市公司分红方案频频亮相。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分配方案,往往表明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对业绩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然而,如今却有不少公司基于利益诉求借此推高股价,进而掩护相关利益方套现或是“托底”重要股东质押股权等,更有甚者在与企业经营数据背离的情况下强行推出“高送转”,自然难逃监管层的法眼。

  以天齐锂业为例,从2015年7月8日起的4个月时间内,公司的市值从92亿暴涨至450多亿元,成为2015年下半年当之无愧的大牛股之一。有意思的是,这家素无高送转历史的中小板公司,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出人意料地于2016年2月高调宣布“拟10派4转增28股”。如此罕见的“超高送转”迅即招致交易所的关注函。

  监管层在相关问询函中提出5项问题,均剑指如此“高规格”的分配方案是否足以得到经营状况的支撑,其中要求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经营模式、盈利水平、未来发展战略等因素,披露公司推出上述利润分配预案的具体理由、合理性,以及利润分配预案与公司业绩匹配的具体理由。同时,补充披露上述利润分配预案是否经过财务测算,是否超过可分配范围。

  天齐锂业绝非孤例。据了解,目前,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已有每单必查内幕交易的要求,并从信披规范性、事后监督以及内幕交易核查等多角度多管齐下,严防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而此前劲胜精密“极度反常”的高送转方案或是导火索。

  2016年1月,劲胜精密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劲辉国际提议“每10股转增30股”。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公司是在2015年前三季度巨亏超过2亿元的情况下推出该方案的。不仅如此,公司同时还提示,劲辉国际拟在未来九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的股份。

  方案一出,市场哗然。有市场人士指出,无论是在何种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要想进行利润分配必须“手中有粮”,并且营业能力能够支撑分红之后公司可能面临的资金负担,劲胜精密如此做法难免引发借高送转助力股东套现的质疑。

  鉴于此,交易所关注函提出,请公司补充披露并充分说明上述高比例送转预案与公司业绩成长性相匹配的具体依据和合理性,同时补充披露大股东及董监高在未来6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意向及明确的股份减持计划。

  为自证高送转的合理性,劲胜精密在回复中,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业绩成长性、盈利水平、主营业务情况、未来发展战略等多方面进行了长篇论证,诸如“……随着公司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结构的转变及智能制造对3C消费电子制造业务生产模式的改良,公司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生产效率、经营业绩将得到提高。公司还将继续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保障公司的持续成长……”此类的模糊表述随处可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科陆电子实控人提议高送转、棒杰股份控股股东提议“10转26股派现2元”等多个分红方案,无一不被监管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