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模式调查:P2P业务受阻 融资或低于60亿
摘 要:持续曝出房源销售问题的链家地产2016年以来质疑不断,从“炒高房价”到“速效协议”、“黑中介”、负面新闻像魔咒一样紧紧束缚在链家的头上。

持续曝出房源销售问题的链家地产2016年以来质疑不断,从“炒高房价”到“速效协议”、“黑中介”、负面新闻像魔咒一样紧紧束缚在链家的头上。
一片质疑声之中,链家终于传来喜讯。有消息称,链家最近在启动新一轮总计60亿元左右的融资,投前估值约330亿元。领投方为华晟资本,高瓴资本、 百度等也有参与。
A股公司华业资本一则公告也印证链家正在融资。华业资本公告称,拟出资1亿元认购宁波瑞祥合伙企业份额,并最终投资于链家地产增资股权及受让原链家地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
宁波瑞祥还将引入上海天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喜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其有限合伙人,总共出资规模为3.5亿元。
不过,链家可能融资规模不超过60亿元,而是40亿元左右,且这轮的领投方不是华晟资本。
资料显示,华晟一期基金成立于2015年1月,10亿已完成投资,投资项目包括找钢网、汇通达、合全药业、英雄互娱、 分众传媒等,二期基金为50亿,单笔投资金额最高是5亿元。
尽管华晟资本二期基金会以成长期(B轮以后)与成熟期(含Pre-IPO)项目为主,以最高5亿元的规模是不可能领投几十亿项目的大交易案的。
此外,链家地产最有想象空间金融业务还在受阻。如上海已出台文件,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及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
凭借二手房交易地位 掌控资本话语权
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介绍,链家真正起家源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行业龙头中大恒基遭遇危机,给了链家第一次跨越式发展的市场机遇。
到2010年,链家再次扩张到600多家,之后已占据北京中介绝对的行业龙头地位。此外,链家大幅度尝试外埠拓展、同时利用规模效应开始真房源等设置行业壁垒营销。
腾讯科技拿到的一份资料显示,链家北京地区的佣金率为2.5%,上海为1.8%,到2015年9月,链家在北京拥有1163家门店,在上海拥有1033家门店。
链家2015年开始在北京、南京等地区实行无底薪、高提拥模式,即员工无底薪,公司提取15%佣金,剩余85%中平均提45-50%。
搜房在2014年向房地产交易平台转型,进入线下中介服务。搜房通过薪酬体系吸引经纪人。如底薪:6500元(含2000元业绩考核),经纪人可提取0.5%佣金的80%,0.2%佣金的35%。
爱屋吉屋是原“大黄蜂”团队创办的公司,熟悉互联网营销,打法激进。经纪人底薪6100元(含2000元业绩考核)。初期为60%佣金收入,10月改为40-75%跳点,平均45-50%。

链家在北京的二手房网签数据及各家份额(腾讯科技配图)
一份对链家的商业尽责调查报告指出,链家在北京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45%左右;爱屋吉屋和搜房在进入市场初期,以较快速度分别获得近5%和3%的市场份额。
到2015年8月、9月后,爱屋吉屋和搜房两家公司遭遇瓶颈,很难持续提高市场份额。搜房和爱屋吉屋都在淘汰不合格的经纪人,以提升它们在北京的经纪人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在上海市场,链家通过激进的店数和人数拓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爱屋吉屋与搜房近三个月在上海同样遭遇了增长的瓶颈。在市场上足够的份额,使得链家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分析人士指出,链家在北京的成功主要依靠提升门店占有率和强管控;为了在其他城市输出北京模式,较快突破门店占有率10%的临界点,链家开始有针对的收购和大规模拓店。
2014年至今链家相继并购上海德祐、四川伊诚、深圳中联、满堂红和大连好旺角等区域龙头,还推出链家理财
- 7天连锁酒店官网出错 导致消费者行程延误滞留北京(2016-04-15)
- 哪个城市买房压力最大?深圳居首长沙垫底(2016-04-15)
- 跨境购奶粉注册制获两年宽限 近八成奶粉品牌将消失(2016-04-15)
- 中信银行银医通,开拓银医合作新模式(2016-04-15)
- 中信银行“信e付”,助力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优化升级(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