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银行全面排查代销业务风险 重点排查销售人员行为

http://www.e23.cn2012-12-20济南日报

    摘  要: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银监会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风险,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抽查。

 

银行全面排查代销业务风险 重点排查销售人员行为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擅

  自推荐或销售未经批准的第三方机构产品的现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将通过明察暗访抽查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银监会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风险,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抽查。

  银监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代销业务风险排查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对本行代理销售的第三方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风险排查,包括是否建立对被代理机构的审慎尽职调查和全行统一的内部审批制度及流程、是否建立持续性跟踪评价机制、是否对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的被代理机构建立退出机制等排查点。

  通知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应对照代销产品清单,对本行的销售系统进行自查。

  12月14日签发的这份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完成对基层网点人员排查,特别是对客户经理和理财销售经理等一线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重点排查。通过各种方式,对照代销产品清单,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擅自推荐或销售未经批准的第三方机构产品的现象。

  通知同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应督促其基层网点在收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开展内部自查,并向上一级行报送代理销售产品的明细表,同时明确基层网点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提交自查报告;总行应在15日内形成各分支机构的汇总报告。

  此外,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及分支网点,应在30日内向对口监管部门报送自查报告和代销产品清单明细,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抽查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并于抽查工作结束后的30日内向银监会提交抽查报告。

  链接

  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引发关注

  私募股权产品陷阱多

  近期,华夏银行员工私售私募产品案件引发监管部门调查和社会广泛关注。

  类似案件还有,前深发展员工违规销售巨亏案、中信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等。在这些案例中,投资者一致表示:“产品是通过大堂客户经理推荐购买的,在银行签的合同、打的款,购买产品的时候,理财经理说肯定会保证收益。”而当产品风险暴露时,投资者才恍然发现这些繁杂的私募产品陷阱多多,甚至只是“野鸡”产品,用银行的话说是“与银行丝毫没有关系”。

  私售理财产品坑了投资者

  针对银行员工私售高风险股权投资理财产品的事件,有理财经理坦承,在网点私自销售还是比较难发现。“有时候理财经理和客户在房间内,负责人很难知道他在说什么内容。”但不少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一两单私售或许难以发现,但大额大量,涉及面又广的私售产品,肯定会被银行风险监控发现的。

  在今年的多个案件中,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银行毫无例外地一致将责任推给了违规员工和合同第三方机构,进而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私售的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就是一个骗局。“这些就是诈骗团伙注册成立的私募公司来募集资金,再由银行员工偷借银行的权威性身份来销售诈骗。”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指出。“事实上,私售现象还是很少的,因为这在各家行都是禁止的,不允许员工干这种事。而且员工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与长远的利益,一般也不会干出这种事情。 一旦出现问题,这个理财经理就永远翻不了身。”调查中,某股份制银行一位资深理财师表示,一般而言银行销售的产品必须是总行统一下发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找理财经理代销,都是禁止的行为。银行发售的产品虽然也是非保本的,但相对来说安全性比较高。

  购买前认清是否银行发售

  种类繁多的投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产品所标榜的高预期收益率时刻抓挠着投资者的心,然而投资产品所蕴含的风险却时刻警示着投资者。私募股权、股权信托投资这种产品的风险相对较大,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理财师朱友嘉指出,这种产品一般年平均收益在10%左右,但起点金额高、时间长、风险较大,投资者需格外留意。

朱友嘉提醒投资人,购买产品时首先需仔细认清是否银行发售,其次要看清购买申请书或协议或合同上,是否有银行的业务章。不能只凭在银行理财室签约,然后把钱划去其他银行。银行理财产品非保本产品虽然也不保证收益,但是产品总体上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