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梅花集团神机妙算 三年业绩承诺误差10个点

http://www.e23.cn2013-06-24证券时报

    摘  要:最近,梅花集团宣布完成重组的业绩承诺。然而,业绩数据与所做承诺过于精确契合的情况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

 

  最近,梅花集团宣布完成重组的业绩承诺。然而,业绩数据与所做承诺过于精确契合的情况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

  一方面,在重大资产重组中,业绩承诺如果完不成,承诺方将面临巨额补偿。另一方面,梅花集团上市以来,味精行业即迈入景气度下滑通道。公司极高的业绩完成或者未必是正常生产经营的结果。

  预测未来三年的业绩,能精准定位在10个百分点左右。

  这一点,是千万研究员的梦想,是千万投资人的梦想,也是千万企业家的梦想。而这一点,梅花集团(600873)做到了。它成功完成了借壳时的业绩承诺,2010、2011、2012年业绩承诺的完成率分别为117%、116%、103%,平均下来,每年的误差仅10个百分点左右。

  “一家企业的老总对公司几个月、甚至半年内的利润应该比较有把握,但是要对企业两三年的业绩有把握就非常难了,除非是非常稳定的公用事业。”深圳一位资深投资人分析说。

  证券时报记者分析梅花集团的毛利率、营业费用、原材料等多项指标发现,梅花集团完成业绩承诺的过程,与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并非“天衣无缝”。

  行业不景气毛利却飙升

  就毛利率来看,2012年梅花集团的毛利率出现了逆行业而动的情形。

  目前,味精行业的前三强为阜丰集团(00546.HK)、梅花集团、宁夏伊品,产量分别是100万吨左右、50万吨左右、22万吨左右;另莲花味精预计有20万吨左右产能,行业的份额大约为40%、18%、8%、8%。

  阜丰集团与梅花集团业务结构最相似,味精均是主要产品。但是,梅花集团的毛利水平不仅仅远远高于阜丰集团,其盈利能力也是在阜丰集团毛利下滑的时候,逆势上升。

  记者翻阅了在A股及港股上市的莲花味精、星湖科技、阜丰集团等多家同行业的公司的年报发现,这几家公司都一致认为,2012年行业形势严峻,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下跌、成本攀升。且下半年经营形势比上半年艰难。“从味精产品价格及主要原料玉米价格来看,2012年内,味精公司的毛利应该是呈现一个下滑的趋势。”一位长期关注味精行业的投资者向证券时报记者说。

  湘财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下半年,对成本影响超过5成的玉米价格高于上半年,而味精下半年的价格却低于上半年。味精产品的毛利可谓两头承压。

  阜丰集团的年报显示,味精产品2012年一季度价格为7621元/吨,二季度降低到7206元/吨,三季度小幅上升到7466元/吨后下降至6515元,四季度将至新低。阜丰集团表示,玉米价格方面,2012年上半年为1972元/吨,下半年升至2015元/吨。阜丰集团表示,报告期内,集团味精的平均售价较2011年下降10.6%,另一方面,主要的原材料玉米价格上升4.3%又导致成本上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阜丰集团味精的毛利率由上半年11.4%下降到下半年的10.34%。而梅花集团主要产品的毛利却在2012年中呈现由低变高:味精及谷氨酸毛利从2012年中报的18.82%提升到年报的18.97%;氨基酸产品从中报的23.93%提升到年报的24.57%;淀粉附产品毛利也从14.67%提升到年报中的17.45%。三类产品占到梅花集团营收的近9成。

  这几项产品的毛利率变化虽然只是一两个点,甚至不到一个点,但是这对于净利润本身就很低的味精行业来说,影响其实非常大。去年收入高达74亿的梅花集团,一两个点的毛利变动就会带来上亿的利润。

对于可能造成梅花集团毛利水平高于同行这一情况的原因,湘财证券食品行业分析师赵军分析,梅花具有海外优质合同客户,从而享受比国内味精市场价更高的合作价格;另外,结合梅花在工艺方面的高转化率优势和低成本原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