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集团神机妙算 三年业绩承诺误差10个点
摘 要:最近,梅花集团宣布完成重组的业绩承诺。然而,业绩数据与所做承诺过于精确契合的情况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
料优势,梅花获得比行业主要竞争对手阜丰多7个百分点左右的毛利率优势。
不过,上述关注味精行业的投资者认为,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如果产品价格和成本价格两头受压,而技术改良不大的话,那要实现毛利提升,多是人工“挤”的结果。
承诺期满首季费用暴涨
在费用方面,在2012年的年报交付之后,梅花集团的费用就开始“翘起来”了。
2013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高达1.21亿元,同比2012年一季度增长76%。相比之下,2013年一季度的销售收入仅同比增长3.2%。
2011年和2012年,梅花集团一季度的销售费用占比都比较低,分别占2010年的22.6%,占2011年的21.8%。但2013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占比却达到了36.6%。
很明显,在数字上,梅花集团2013年一季度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的增长不成比例。
就行业情况来看,很多行业包括味精行业在四季度都是备货期,容易产生较多的费用,而一季度由于交期较长,销售费用应该比较少。但实际上,在2012年下半年,梅花集团的销售费用较上半年的下滑幅度达5%,超过了营业收入2%的下滑幅度。
简单来说,费用该增长的2012年下半年不增长,不该增长的2013年一季度却大幅飙升。
从毛利率异于同行到费用的明显异常,直至公司精准完成业绩承诺,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到,梅花集团能如此精确地完成重组资产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数字上的契合。
相关新闻
- 本土运动品牌“悲情”一季度(2013-05-30)
- 半年报业绩主线吸引热钱关注(2013-05-30)
- 安联集团2013年第一季度取得开门红(2013-05-21)
- 258家中小板公司业绩“双增长”(2013-05-20)
- 成长股业绩靓丽屡创新高 机构投资者成推手(2013-04-24)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