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银行卡盗刷江湖:第三方支付成为作案工具

http://www.e23.cn2013-09-17南方都市报

    摘  要:自己在家中,卡在老公身上,但是卡里的钱却被转走了15000元。这是家在北京的侯小姐上周三的遭遇。

  盗刷三部曲

  明明卡就在自己手中,钱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

  “实际上,你的卡已经不只在你手里了。”对于上述银行卡盗刷案件,刘育全告诉南都记者,这类案件中虽然持卡人都拿着卡,可实际上,卡内的信息已经悉数被复制,取走卡内资金的是一张和持卡人手中几乎一致的“伪卡”,也就是俗称的“克隆卡”。

  刘育全解释,银行卡被盗刷案例,通常由“窃取信息-制造伪卡-盗刷套现”三部曲构成,而犯罪分子要进行盗刷需要拿到的两个东西是卡的信息和密码。

  实际上,要获取当前市民手中持有的磁条卡信息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轻轻一刷,一秒钟的时间,卡里的信息就被读取了。”刘育全表示,犯罪嫌疑人一般会通过读卡器在刷卡的过程中盗取银行卡上的信息。

  南都记者发现,刘育全提到的银行卡读卡器并非很复杂的工具,甚至网络上就有贩卖。从网络搜索结果看,由于“银行卡复制器”频频被媒体曝光,现在在网上搜索“银行卡复制器”,已经很难找到网页链接。不过,当以“银行卡解码器”进行搜索时,立刻就发现不少网站,这些网站一般名为“X X技术公司”。

  南都记者先后和其中多个卖家进行接触,一条完整的银行卡盗刷产业链条逐渐浮现。

  一家自称位于天河区的广州焱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银行卡信息在圈内被称为“卡料”,而要获得“卡料”只要买一台读卡的机器和一台写卡的机器即可。据其发给记者的“产品”图片看,读卡器的形状与普通充电器相似,比普通U盘稍大。上述该公司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直接把银行卡在读卡器上刷一下,然后用写卡器把信息通过软件导出来,操作极其简单。他称,这一套机器售价2500元,能读出所有银行卡的信息。卖家拒绝见面交易,称只接受通过支付宝[微博]或者转账提前支付100元订金,然后货到付款,买家收到货付了款后,卖家会通过远程的方式提供详细的使用教学。

  一家地址显示为上海浦东、名为“宇兴科技”的公司提供了更加完整的信息。该公司专门出售银行卡复制器。复制器全套包括复制器、C V V软件、采集器、微型无线摄像机、空白卡、数据线、产品使用说明书和视频指导光碟,售价为9000元。当南都记者表示“技术太过复杂时”,卖家打消记者的顾虑称:“操作极其简单,只要有初中学历的人就会操作。”

  他表示,磁条卡存有三轨信息,只要把这三轨信息通过电脑软件复制到空白银行卡里,银行卡就被复制了。而他表示,购买了他们的设备后,先把采集器装在预先设置好的卡口内侧,然后把卡口套在取款机的插卡口处,任何银行卡只要经过这个卡口,就会把卡里的信息记录到采集器上。“再配上微型无线摄像机就可以获取银行卡的密码。”卖家宣称。

  “这样子你就可以使用原卡里面的现金了。”卖家极具煽动性地介绍称,这种复制器可以装在A T M上,或者饭店、商店、娱乐场所的一些PO S机上。南都记者甚至在卖家提供的资料上看到其发布的一些寻求饭店、商店、娱乐场所合作伙伴的宣传信息。

  事实上,为了完成银行卡盗刷的第一个环节,不法分子可谓费尽心思。从广州警方今年上半年公开披露的此类案件看,目前为了获取“卡料”,一些犯罪分子甚至进行长期“潜伏”,如在今年广州市海珠警方破获的作案团伙中,有团伙成员潜伏进高档酒楼当服务员,使用微型侧录器窃取客人银行卡信息,再让同伙在粤西老家制作克隆卡,刷卡套现。也有夫妻搭档作案:妻子潜伏酒店在前台收银,获取银行卡信息给丈夫制作克隆卡。而此外,也有部分商家和不法分子相勾结,为盗刷团伙盗取银行卡信息提供渠道,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谁偷走了我的钱?

  获得卡料只是第一步,最核心的是读卡和制卡的过程。而南都记者发现,目前上述盗刷三部曲已经出现独立的产业链,还有一些人专门“兜售”伪卡。

  一位自称来自山东的卖家向南都记者“兜售”高额度信用卡和具有存款额度的银行卡。而上述“宇兴科技”向南都记者兜售的另一项业务也是现成的克隆卡。

  卖家称,这种银行卡主要以工行、农行、建行三个银行的卡为主,价格为五万以上十万以下金额的卡,出手价格是以卡金额的12%计算价钱,十万以上,则一律以卡金额的15%计算价钱。

  而套现则是银行卡盗刷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与上述卖家的聊天中,南都记者以急需钱的名义让卖家介绍一些快速套现的地点,卖家则简单提到一些专门做套现的商铺和地下钱庄。南都记者看到该公司的Q Q空间了解到,该公司从事这种行业已经有三年以上,在其空间里可以看到该公司有不少的老客户,卖家也承认他们回头客很多。

  套现一般会选择一些PO S机或者是金银店购买贵重物品等方式进行。而从近期警方破获的一些案件看,一些犯罪分子为了获得更大金额的资金,会通过“养卡”的方式密切留意账户余额,当发现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伺机用克隆卡转账套现。此前佛山的一个盗刷案件中,犯罪分子在看到克隆卡中有40万元存款仍不满足,在等到卡中资金达到600余万才开始进行套现。

  广东东方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志华亦告诉南都记者,在他受理的案件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案例,一名持卡人的卡数年没用,可是在卡中打入200多万元资金后,很快就被犯罪分子洗劫一空。

  而与“养肥”套现相反,部分犯罪分子则采取小额度盗刷的方式。一位持有一家国有银行储蓄卡的被盗刷市民告诉南都记者,他的一张卡曾在3天之内被盗刷13次,累计盗刷金额仅900元,极其不易被察觉。对此,刘育全也表示,小额盗刷是过去半年来新发案件的新特点。

  而在整条盗刷的产业链中,南都记者留意到,有些PO S机商家,尽管自己不盗刷,但常常因利诱惑,为不法分子提供渠道,获取一定比例的提成。

  除了分工明确,刘育全告诉南都记者,在上述银行卡盗刷的三部曲中,跨区作案成为新发案件的另一个重大特点。他介绍,犯罪分子团伙出现了甲地盗取银行卡信息、乙地制造伪卡、丙地套现的分区域作案的情况。“深圳由于PO S机比较多,出现较多的是套现活动。”他指出,跨区加大了案件的侦破难度,也不利于对此类犯罪活动的根治。

  据悉,今年6月深圳警方破获的“816专案”中,三组犯罪团伙分工明确,构成一个完整的盗刷卡产业链,分别隐藏在国外、深圳以及港澳地区进行银行卡盗刷活动。其中,一批人在国外窃取到境外人士的国际信用卡信息,然后交给窝点在深圳的犯罪分子制造伪卡,最后利用外籍人员在香港澳门购物,然后把货物卖了变现。深圳警方联手境外警方,从窃取信息和套现两部分着手,共缴获了1万多张伪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作者:陈颖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