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拟多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做强做大
摘 要:在A股市场并购重组渐入佳境状态下,监管部门拟推出多项举措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强做大。
在A股市场并购重组渐入佳境状态下,监管部门拟推出多项举措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强做大。
记者日前获悉,监管部门下一步将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思路,按照整体论证、分步实施原则,系统论证支持并购重组相关改革方案。其中,多项改革措施已经反复论证,主要包括:清理简化行政许可,大幅取消和简化并购重组审批;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机制,改革现有交易定价机制,增加定价弹性;丰富要约收购履约保证方式;取消第三方并购发行股份最低数量限制等。上述改革措施正抓紧论证,部分措施在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等法规规章修改和批准程序后即可推出。
业内专家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资本市场支持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和平台,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随着监管部门逐渐提高并购重组监管透明度、完善并购重组政策,大大压缩了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等市场顽疾滋生空间,打击了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助推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重大资产重组审核通过率达94.34%
今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更加活跃,尤其是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自10月8日实施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潮渐入佳境。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仅11月份,证监会就审议通过了东方国信(23.900, 0.60,2.58%)、星星科技(14.780, -0.22, -1.47%)、华策影视(29.800, -0.50, -1.65%)、ST澄海(12.02, 0.32, 2.74%)、ST联华(20.10, 0.09, 0.45%)、达华智能(12.22, -0.16,-1.29%)、新华医疗(56.98, 0.00, 0.00%)、太极股份(36.10, -1.20, -3.22%)、中国服装(8.89, 0.32, 3.73%)、洪城股份(16.63, 0.12, 0.73%)、国电南瑞(13.30, -0.16,-1.19%)等10多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宜。
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永良告诉上证报记者,总体来讲,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监管部门审核的案例来看,此前并购重组审核多为矿业、耗能企业等项目,而近期来看医疗及TMT等智力劳动型、头脑风暴型项目较多,产业整合的力度明显加大,从侧面也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事实。
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013年10月18日,证监会受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申请93单,核准的交易金额为2361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数。共召开28次并购重组委会议,审议53家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通过50家,通过率为94.34%。此外,超过三分之二的并购重组项目无需证监会审批,由上市公司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即可实施。
首创证券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在IPO停摆一年时间以来,并购重组为拟上市公司或者上市公司提供了资本流动的途径和渠道,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从市场发展规律来讲,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规模还是产业结构都取得了突出进步,原有企业结构不合理性也逐渐开始显现,同时,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已经处于并购重组发展阶段。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多种途径,企业既可以通过IPO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获得服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宏观环境等因素作出适当选择。
据介绍,实施分道制是证监会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切实将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的重要举措。分道制将产业政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三个方面有机结合,对符
- 证监会详解信息披露:从审批者变为真正的监管者(2013-11-21)
- 证监会闭门会明确改革方向 监管机构调整或铺路注册制(2013-11-19)
- 官员透露证监会酝酿新一轮改革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2013-11-19)
- 证监会面临角色转变 顶层设计明确注册制改革(2013-11-18)
- 光大签收证监会行政处罚书 股民索赔前置条件达成(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