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401K破冰 养老金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摘 要: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
经验,辅之政府的税收优惠及补贴等政策,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制度将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从当前约2%的年金覆盖率出发,假设2020年覆盖率能提升至5%,考虑到公司收入每年约10%的涨幅,则企业年金积累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2020年规模达到3.5万亿元以上。
吕建勤强调,今年人社部颁发23号、24号文,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另外也增加了养老金产品种类。随着后端产品不断丰富,可能未来个性化的或者满足企业需求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本次《通知》中关于企业年金改革效仿了发达国家采取EET的税收优惠制度。而EET税收制度是海外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即缴费与获得投资收益时不纳税,养老金支取时对本金纳税的方式。上述保险业分析师强调,在新规则下,虽然没有改变企业5%的税收优惠上限,但是明确单位与个人缴税(不超过4%的部分)的企业年金不纳入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来说,工资是按照累计税率制来征税的,而企业年金支取则是按照一个固定的税率来征收。一般来说,由于雇员退休后的收入比在职时的收入要少,从而导致他们在年金获取阶段使用的边际税率比缴费阶段所使用的边际税率要低。因此,延期税可以使员工获得更为优惠的税收待遇,加强个人缴纳年金的意愿。
长期利好
短期来看,此次税收优惠制度并未涉及企业层面,而企业是缴纳年金的主体。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在缺乏企业税收优惠制度配套下对股市流动性利好有限,更多是短期情绪的提振。
刘云龙认为,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对接长期投资、长期资产,有利于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养老金通过股权投资、权益投资,直接对接政府和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利于降低政府和企业的负债比率,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目前我国的货币量十分巨大,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可以源源不断地汇聚长期资金,回收流动性。养老金发展,可以分流商业银行中“以养老为目的”之长期储蓄,实现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分流,既可降低社会资金成本,又可逐步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一业独秀”的局面,改变我国畸形的融资结构、金融结构。
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以保险和基金为主。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产净值为5161亿元,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占比分别为47.1%、42.9%、9.9%,平安养老险、国寿养老险和长江养老险规模分别为747.9亿元、619亿元和280.7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14.5%、12%和5.4%。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美国自1978年开始逐步推行401K计划,其养老金持有共同基金规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快速上升,间接推动了共同基金的发展,共同基金持股规模增速高达40%。截至2013年二季度,美国401K下累积的总资产达3.79万亿美元,而该数据在1994年仅为6750亿美元。401K下养老金资产在2012年美国GDP中占比22.4%。而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持股比例在逐步下降,壮大养老金发展或将间接推动公募基金发展,间接利好于股市流动性。
平安证券[微博]分析师缴文超认为,未来企业年金改革的方向将是市场化运作,建立的方式更加自由,逐步向注册制转化。对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的限制会逐步放开,发放更多的资格牌照,以促进市场化竞争。
- 中国版401K倒逼商业养老险加速创新(2013-12-11)
- 年金个税递延缴纳利好A股 中国版401K有望引资千亿(2013-12-09)
- 灾害倒逼中国版巨灾险加速面世 自愿试点开启(2013-10-09)
- 阿里巴巴能否成为“中国版苹果”(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