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家电白皮书:销量增速放缓投诉量再增4成
摘 要:挥别高速发展的时代,今天的家电业不再存在虚无缥缈的“金矿”。纵观2013年,中国家电业“脉象”平稳,缓慢回暖,市场销量增长5%。走出政策扶持高峰期,家电企业再次回归残酷的逐鹿时代。
2013年家电业白皮书 销量增速放缓 投诉量再增四成
总策划:《证券日报》产经中心年终专稿策划组 撰稿:本报记者 贾 丽
前言:挥别高速发展的时代,今天的家电业不再存在虚无缥缈的“金矿”。纵观2013年,中国家电业“脉象”平稳,缓慢回暖,市场销量增长5%。走出政策扶持高峰期,家电企业再次回归残酷的逐鹿时代。
产业结构升级、跨领域扩张成为家电企业拓展盈利空间的抓手,电商高速发展、互联网快速渗透成为全行业跨领域合作共识。美的整体上市、格力品牌多元化、海尔牵手阿里拥抱互联网、长虹[微博]家庭互联网转型……传统家电企业纷纷进入各具特色的转型期。
这一年,是家电巨头彻底改头换面的一年。家电巨头掌门人几乎完成了新老一代的交接,第一代创始人退居幕后。杨绵绵淡出海尔,第二代掌舵者走向台前;格力灵魂人物朱洪江交棒铁娘子董明珠,“她”时代董明珠大胆操刀格力多元化;何享健交帅印于方洪波,首创家族企业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转型新模式。三大巨头风格各异,却均堪称完美地解决了接班人问题。未来谁主沉浮,还看后来者如何主导企业在风云突变的市场中长久不衰。
投诉率居高不下、超亿元骗补引发审计风暴、企业推诿责任…2013年家电业暴露的问题依旧触目惊心,健全标准在业界呼声中亟待出台,全行业规范有待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携手共建。
消费升级、房地产、基建以及城镇化带动家电业效益好转,这些美好的愿景没能在2013年彻底实现。同时,中国出口迎来“后制造时代”,家电业两极分化格局仍将延续。这一状况,将随着电商冲击的增强在2014年愈演愈烈。无疑,明年各大家电巨头将各显神通,最终仍落实在一个“变”字之上。
政策雨露逐渐褪去
家电业步入多事之秋
家电,这个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充分的行业,在过去的六年,却也成为政策扶持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2013年1月,家电下乡结束,6月1日,五类家电能效补贴截止,10月1日,包括平板电视、变频空调等在内的五类家电产品正式实行新能效标准。一轮轮政策退去和更迭,激发行业内在潜力,带动行业企稳回暖,也如同一个魔咒将行业的劣疾现形。垫付补贴占用资金、补贴程序繁琐、能效虚标泛滥,让政策落地与企业自身发展矛盾凸出,新的能效标准再次考验企业快速接招能力。
所谓变相国策的能效“领跑者”制度或将不再实行,家电全行业将进入政策完全真空期时代。也意味着,家电市场化竞争更为充分。家长不管孩子了,让他们自己去摔打吧。家电政策是否该继续实施,一直备受争议。国家通过“有形之手”,极大地推动了家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多家知名企业骗补近亿元,而这仅是冰山一角。在政策落地同时配套体系如何成熟值得深思,不能再让监管沦为一句空话。尽快化有形为无形之手才是上策,企业丢掉“拐杖”,以实力入局。家电产业竞争格局将在2014年更为明晰。群雄逐鹿,生死出英雄。
从早期的参与者,家电大佬们早就不甘寂寞地有意加入行规制定者的行列中去,中规中矩的传统经营方式的企业在这个异业竞争、交织的特殊时代,将被远远抛在奔跑中的大部队的后面。
于是,家电企业先从行业内部扩张、转型,黑电企业跨界发展白电,白电企业扩张到利润较高的厨卫和小家电。下游零售企业向着电商、区域家电零售连锁业务延伸开去。
中国家电企业向来不缺少规模巨人,今天巨人们转动偌大身躯,准备迎接多变且充满
- 上海工商局抽查京东等网售小家电 逾三成不合格(2013-11-21)
- 家电前三季度业绩整体向好:彩电不如空调(2013-11-07)
- 格兰仕梁昭贤:创新要懂天气,接地气,有人气(2013-08-30)
- 格兰仕:“好产品+好服务”引领家电网购热潮(2013-08-16)
- 用好产品和好服务引领家电网购 格兰仕空调电商平台连创第一(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