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新股熔断机制酝酿大改 14:30或自动打开交易

http://www.e23.cn2014-03-24理财周报

    摘  要:原本想保护投资者利益、抑制首日爆炒局面的熔断机制,却成了机构庄家的盛宴,也造就了“秒停”怪象:第一批48只新股中有43只上市首日两度被“秒停”,占比89.59%。

  原本想保护投资者利益、抑制首日爆炒局面的熔断机制,却成了机构庄家的盛宴,也造就了“秒停”怪象:第一批48只新股中有43只上市首日两度被“秒停”,占比89.59%。

  理财周报记者从交易所处独家获悉,监管层已就新股上市首日交易规则调整进行探讨,讨论是否可以将“二度触发临停、直到14:57(沪市14:55)才能复牌集合竞价”的规定调整为14:30即可自动打开交易。

  截至记者发稿,交易所未对此回应。

  散户无缘“秒停”新股

  为了避免新股首日爆炒, 在IPO重启前,深交所[微博]设计了严厉的熔断机制,即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以上(含),则需要临时停牌一小时(沪市停牌30分钟且仅停一次);复牌后,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20%及以上时,则会被直接临时停牌至14时57分(沪市14时55分)。44%则为首日最大涨幅限制。

  据Wind数据统计,首批48只新股,除炬华科技(61.060, -1.14,-1.83%)、海天味业(66.09, -1.61, -2.38%)、应流股份(13.86, 0.10,0.73%)、贵人鸟(12.99, -0.15, -1.14%)和陕西煤业(4.22, -0.05,-1.17%)外,其余43只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44%,意味着近90%的新股上市首日均触及44%的最大涨幅并二度临停。

  造成秒停怪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新股可成交的范围和规模非常小,使得想成交的人都要报高价。然而,一位广东大型私募机构董事长指出,按照首日上市规则,很容易算出临停价,这样资金充足且有通道优势的资金直接报最高价就可以触及44%,留给其他投资者的只有3分钟的交易时间,一方面仍可刺激炒新,另一方面机构庄家无需首日托市炒股的巨额资金,节省炒新成本。

  “打新时中签的投资者出货无门,投资者也无法买到股票。全天交易的资金也就三五笔。”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首席策略员表示,“而且最后三分钟是封闭式集合竞价,最终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大家完全是盲投状态,很多投资者只能观望。而且要买要卖都没有太大的波动空间。”

  据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了解,为了争分夺秒,华泰证券(7.63, 0.07, 0.93%)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用专用通道+高频软件帮私募频频买入“秒停”新股,但专用通道作为营业部稀缺资源,只有资金规模足够大或交易量足够的核心客户才可能获得使用资格。

  北京一家大型投行人士表示,按照以前的规则,上市首日有熔断机制,但没有涨跌幅限制,不少机构在首日或等个两三天就已经卖掉。

  Wind数据统计,2012年上市的155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换手率为62.66%,有10只股票换手率超过90%,换手率最低的江南嘉捷(7.80, -0.04, -0.51%)也有18.12%,上市后5日的平均换手率为216.8%。而2014年首批新股平均换手率仅为13.23%,换手率最高的炬华科技(未临停)也只有84.37%,最低的岭南园林(45.95, 0.18, 0.39%)只有1.63%,上市后5日的平均换手率为114%,是2012年的近一半。

  在2013年上市首日换手率排名前十的新股中,有4只是未封死的股票, 分别是贵人鸟、应流股份、炬华科技、陕西煤业。这就意味着首日一旦44%“封死”,将不会有太多的交易机会。

前述上海大型私募总经理向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描述了参与首批新股的纠结经历。“新股申购我们没有抱太大希望,即便获配份额也很小,还不如不要,所以我们主要盯着二级市场出仓开板以后的波动走势去做,”其表示,“但第一批新股基本未能参与进去。一开始第一天还抢一抢,抢了几次抢不到,也就不抱希望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