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熔断机制酝酿大改 14:30或自动打开交易
摘 要:原本想保护投资者利益、抑制首日爆炒局面的熔断机制,却成了机构庄家的盛宴,也造就了“秒停”怪象:第一批48只新股中有43只上市首日两度被“秒停”,占比89.59%。
后面就不看第一天了。第二天开板开始炒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谨慎,有些股票连续涨停板,凶猛程度确实出乎意料,像众信旅游(75.60, -1.70, -2.20%),抢也抢不到,打开了又不敢买。我们在金轮股份(27.22, -0.19, -0.69%)、欧浦钢网(39.43, -1.57, -3.83%)、陕煤股份开板后走出一个形态后才跟了一点点。”
而沪上两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一致表示,如果在申购阶段未能获配,则不会选择“炒新”,一是因为首日为获配投资者抛售,并不愿接,二是因为新股动辄涨到44%,价格已经很高,不符合基金价值投资的原则,三是即便首日买入成功,后续连续上涨,由于配置很少,对基金产品的净值影响不大。
前述北京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员表示,首批新股上市,多数情况下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在首日上涨44%后才有机会买入。一个有力的证据是,48只新股首日平均换手率仅为13.23%。
以我武生物(39.940, -0.54, -1.33%)为例。我武生物1月21日开盘即触及第一次临时停牌,在10点半被重新交易后迅速触及当日最大涨幅被二次临时停牌,直至以停牌时的最大涨幅价持续至收盘。随后三个交易日我武生物继续涨停,在第四个交易日以41元开盘后当天还上涨了7.96%,较发行价实际上涨了70.5%,当天换手率为63.19%,而我武生物在发行首日换手率只有12.96%。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其上涨70.5%之后才有机会买入。
打开交易有利风险释放
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能有冷静思考的时间,避免在情绪不太稳定时进行轻率操作。但高位接盘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现在看来投资者保护不了了,会连续九个板再接手,敢死队很多。还不如第一天就让敢死队接手。”一家证券研究所所长内部人士称。
截至2月28日,来自广东的游资——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三度登上众信旅游交易龙虎榜,累计成交金额1495万元,无论是次数还是成交金额均位列涨停板敢死队前列。
“如果这个调整最终会落地,还是合理的。原来第一天基本是一个封死状态,靠碰运气在最后一瞬间交易。打开半小时,是一个充分交易、充分换手的状态,有利于风险释放,提高交易效率。”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对记者说。但其提醒投资者,成交了未必是中彩也可能是中招,过高的价格接手也未必是好事情。
但深圳一家私募机构的总经理则指出,如果44%的上限不调整,提前半个小时交易意义并不大。“因为封死后无法交易,买单大于卖单,波动空间有限,这个时候大家都会等到第二个交易日去折腾,”其表示,“对封死后抛压比较重的股票较有意义,解决了买不进问题,但我观察前期新股封死后很少有抛压的,缩量很大。”
- 沪指冲高回落微涨0.02% 次新股地产打压人气(2014-03-07)
- 45只次新股再遭爆炒 中小投资者参与风险大(2014-02-18)
- 45只新股募资301亿元 25家券商获承销费14.5亿(2014-02-12)
- 新股发行2月将现空窗期(2014-02-10)
- 新股疯涨引抛售 机构借机套现83.69亿元(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