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业绩难掩寿险业增长隐忧 银保不振新单乏力
摘 要:据2013年报,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净利润增长均超过50%。中国人寿(13.84, 0.09,0.65%)、新华保险(20.17, -0.07, -0.35%)净利润分别为247.65亿元和44.22亿元,同比分别大增123.9%和50.77%。中国平安[微博](38.77, 0.21, 0.54%)集团旗下平安寿险净利122.19亿元,增89.24%;中国太保(15.84, -0.08, -0.50%)集团旗下太保寿险录得净利62.19亿元,同比大增149.3%。
便为保费的102%,如果加上分红收益,理论上可以超过银行3%的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
太保寿险热销产品中也出现类似产品。该公司今年新增的两款热销产品红利盈(A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和鸿发年年全能定投年金(分红型)分别为趸交、保险期限5年的高价理财和关注保障的终身年金产品。不过,主打长期缴费的10年期分红型红福宝两全保险依然是销售“冠军”,显示其追求规模和效益平衡的意图。
同时,太保寿险同时积极开展多渠道销售策略以增加销售,其2012年畅销保险产品分别在银行和营销渠道单独销售。2013年,5大热销产品中有三款同时在营销、银行和直销渠道销售,另两款则同时在银行和营销渠道销售。
相较之下,平安寿险在规模保费增长较快的情况下, 2013年和2012年前5大热销产品中的前四大产品相同,其在营销和银行渠道推出的金裕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依然是保费贡献“冠军”,第五大热销产品由2012年的鸿利两全保险(分红型)变成了世纪天使少儿两全保险(分红型),后者是一款终身保障的保险计划,附加重疾,反映出平安进行结构转型的思路。
除产品策略的调整,在银行渠道销售难振、监管趋严、市场转型、互联网技术变革传统模式等带来的诸多挑战,上市险企已经意识到以前不计成本的跑马圈地难以持久,“价值转型”、“调整”、“结构优化”正在成为保险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主旋律。
太保以“转型之路”作为其2013年年报的篇首语,并对营销员考核制度进行了修订,将资源更多聚焦到鼓励团队晋升上,搭建电话、网络、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2013年,新华保险则进行销售管理体系组织变革,建立七大区域管理中心,实现差异化经营。
产品创新方面,保险公司通过产品组合或产品挂钩专项投资计划的方式带动业务发展,如中国人寿推出瑞鑫(2013版)保险组合计划、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保险组合计划;新华人寿、太平人寿等推出挂钩基础设施建设债权计划的高收益率万能险产品。
平安集团确定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围绕“医、食、住、行、玩”等生活需求切入门户,推进客户迁徙,完善交叉销售,2013年,代理人渠道通过交叉销售实现新增保费198亿元。
- 4月1日起银保新规实施 误买保险15天内可反悔(2014-04-01)
- 政策强势干预银保:大公司乱阵脚 小公司倒苦水(2014-03-20)
- 踩准市场和政策“鼓点” 新华保险银保业务重拾上升轨道(2014-01-15)
- 解密银保营销十大困局:手续费高昂销售误导难除(2014-01-06)
- 银保转型:从理财回归保障 避开与银行直接竞争(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