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小微金融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加深,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成为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近年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于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受到了各家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银行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转向逐步接受,从逐步接受变为高度重视,最终热情拥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加深,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成为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近年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于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受到了各家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银行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转向逐步接受,从逐步接受变为高度重视,最终热情拥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展望未来,我认为,各家银行将从原来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转向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空前重视 持续创新
2013年,中国金融改革加速推进,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全面放开”最后一步,银行传统的“垒大户、傍大款”商业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挑战,银行必须进行客户下沉,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将近5000万户小微企业的庞大群体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同时,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一些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实践,让各家银行真正意识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前景广阔,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怀疑转向接受,进而热情拥抱。
同时,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重要内容,其健康发展受到中央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2013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实施支持性财税政策、扩大银行自主核销权以及在业务准入、风险资产权重、存贷比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这些政策极大地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加了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2.5%,成为银行业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来的持续探索以及同业间的学习借鉴,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特征以及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风险偏好有了更多了解,推动了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
2013年,各家银行积极创新,广泛采用IT技术手段来降低贷款成本,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加强动态监测等降低贷款风险,并通过流程化建设来加快审批进度,等等。以民生银行为例,在小微企业金融专业化和小微企业客户整合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小微金融2.0版,把规划与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和售后服务严格分开,真正实现小微企业金融的“标准化、模块化、批量化”操作。
挤掉水分 潜心小微
2013年,随着“4万亿”刺激效应的逐步减退、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外部需求的持续不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企业的经营难度加大。与此相对应,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压力增加,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出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很多人据此认为,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商业模式有缺陷,在经济下行期贷款收益难以覆盖风险,最终将惨淡收场。
我想说的是,这恰恰表明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促使各家银行挤掉所谓“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中小企业贷款”水分,潜心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1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4%。坦率地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贷款,你想,单笔金额都达到1000多万元,这样的企业还算小微企业吗?到2013年末,民
- 小微金融运营模式持续变革(2014-04-11)
- 小微金融客户开发创新实践(2014-04-11)
- 小微金融进入转型提升阶段(2014-04-11)
- 小微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借力提升(2014-04-11)
- 《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摘要(201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