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对冲基金赚钱能力比拼 定向增发近年亏损居多
摘 要:在2011年,国内开始掀起一股对冲基金热,至此之后,国内对冲基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已经沉淀下来了宏观策略、定向增发、大宗交易和市场中性策略四大策略,这些策略究竟赚钱了吗,过去的一年哪一类的策略表现得比较好呢?
在2011年,国内开始掀起一股对冲基金热,至此之后,国内对冲基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已经沉淀下来了宏观策略、定向增发、大宗交易和市场中性策略四大策略,这些策略究竟赚钱了吗,过去的一年哪一类的策略表现得比较好呢?
其实,对冲基金策略繁多,但是由于其中许多策略在中国缺乏交易工具或者受到政策限制而尚不能实施,目前国内的对冲基金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财经日报《财商》梳理了这四类对冲基金策略的表现。
以下是第一财经日报财商投资者内参《你必须知道的国内四类主流对冲基金》的简版,欲索取完整版请加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微信号:caishang02)微信详细了解。
宏观策略:
大诱惑,同时心惊肉跳
用一句话来概括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的业绩,那就是诱惑大,跌下来也惨。
全球宏观基金(Global macro funds),是指利用宏观经济原理,识别经济发展趋势,或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通过对股票、债券、外汇、利率、期货和期权等品种的投资,争取获得高额收益的策略。使用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被称为宏观策略对冲基金。
在中国其数量则非常少,目前国内有采用此策略的机构包括梵基投资、泓湖投资、温州汇益、鹰影投资等。
按照好买基金的统计,国内宏观对冲基金一共只有15只,成立超过1年的有10只。按照今年以来的业绩统计,有11只基金都取得了正收益。
排名前列的有泓湖专享取得了17.77%的收益;圆喜1号取得15.51%的收益;拉芳舍天津合伙取得了14.65%的收益;盈冲一号取得了13.75%的收益。
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的优势是显著的。
“如果说对冲基金是所有基金的皇冠,那么宏观对冲基金则是对冲基金这个皇冠上的一颗最神秘耀眼的明珠。”梅山对冲基金研究院院长唐春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微信号:caishang02)。
之所以业界对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的评价如此高,是由于宏观策略可配置品种丰富,空间广阔;并且,它还有着几乎无限度的资金容量。
但是,由于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策略多变,可以单向做多或者做空,也就导致了目前国内的宏观策略基金有着较大的波动性和回撤。
另一种可能的风险是政治风险突然逆转。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于政策的突变等原因,造成了大量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的失利。
事件驱动:
定向增发近年以亏损居多
事件驱动策略在国内包括定向增发和大宗交易两种。
1)定向增发:近一年亏损居多,业绩差距极大
定向增发一直是A股市场上的系统性机会,不过近年由于参与者暴增导致定增折价率缩窄以及二级市场疲软导致定增投资难度加大,近一年以来的定增产品收益,以亏损居多。
定向增发策略,即通过参与定向增发获益的策略。定向增发有良好的预期收益,但由于参与定向增发所需的资金,少则几千万,多则数亿,普通投资者基本无缘直接参与定向增发。定向增发策略对冲基金,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条参与定向增发的“团购”途径。
目前使用定向增发策略的私募机构主要有博弘数君、东源投资、浙商上海、国富投资、证大投资、凯石投资、晟乾投资等,此外,泽熙投资、新价值、中睿合银、远策投资等私募基金旗下也均有定向增发产品。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当前正在运行的有业绩记录的定向增发对冲基金共有82只,有一年以上业绩记录的有33只(其中博弘定增系列产品是投资于主基金“博宏数君”的子基金,不纳入计算)。
近一年来,事件驱动策略对冲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为0.02%,优于同期沪深300(2145.295, -
- 中国赚钱能力最强的16类人 看看其中有没有你(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