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保险成立八年难解巨亏困局 保费骤降无奈转型
摘 要: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保险”)今年迎来成立八周年的大日子,但公司境况并不尽如人意。至2013年,公司已连续五年亏损,亏损总额超36亿元,刚刚过去的2014年一季度,公司保费收入骤降四成。
对经营结构调整也有重要意义。”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险企开展银保业务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华夏保险虽然表示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明显影响,但仍然顺应大势选择了“转折之路”。华夏保险表示,“业务结构优化是今年华夏保险经营的大动作,公司业务将倾斜到久期转变业务发展上,这样使公司资金运用的范围和空间加大,现金流更加稳定,公司实力将一步增强。”
从短期情况来看,华夏保险的转型并不乐观。数据显示,该公司5月银保渠道实现保费29.28亿,当月期缴仅3349万。
五年亏损超36亿
“规模先行”是华夏保险近两年的重要战略,从万能险规模的角度来看,也确实取得不菲成绩。
2013年,华夏保险亏损15.87亿元,同比增加178.91%。公开数据还显示,华夏保险在2012年亏损5.69亿元,2011年亏损7.63亿元,2010年亏损2.98亿元(华夏保险2011年年报这一数字显示为2.98亿元,在2010年年报中显示为3.15亿元,我们选取了较小数据),2009年亏损4.38亿元。依此统计,华夏保险在五年时间里亏损36.55亿元。
对于连年亏损,华夏保险回应称“华夏保险作为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强调的是持续发展,永续经营,有其自身盈利模式和发展规律,某一年是否盈利不是判断公司好坏的标准。”
对于出现亏损的原因,华夏保险称是由于新业务规模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分摊时间错位造成的,这是寿险经营规律和盈利模式的正常反应,符合华夏自身的战略规划及盈利实现路径,符合股东的长期战略利益,客户利益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但是从华夏保险2013年年报中,不难发现该公司手续费和佣金支出只从2012年的4.22亿元小幅攀升至4.46亿元,并未出现过快增长,倒是业务及管理费用为16.52亿元,同比大增54.97%;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为7.02亿元,同比上升42.68%;2013年退保金为10.43亿元,同比增幅也在50%以上。
财大气粗背后或有神秘资本大鳄支持
连年亏损并未影响华夏保险的正常运营,这与股东的大幅增资不无关系。2013年,华夏保险股东两次增资合计50亿,公司注册资本金从40亿增至90亿。2014年3月24日,公司股东的增资申请再获保监会批准,注册资本金上升到123亿元。2014年6月,保监会又批准华夏保险发行10年期次级定期债,募集规模不超过22亿元。
华夏保险股东“财大气粗”,这背后或许与国内资本大鳄“明天系”有着关系。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华夏保险从2004年保监会批准筹建到开业,可谓历经波折,其间股东频频变化。“最初,‘明天系’在台前,是主要发起人,注册资本10亿元,但未取得保监会批准。”,此后华夏保险的股东和注册资本金进行了变更才得以通过。
现在的华夏保险董事长李飞曾担任明天系旗下新时代证券监事长、远东证券董事长。监事牟艳丽、董事孙宝泉均曾在明天系旗下平台供职,另外该公司部分大股东也与明天系平台银行有着密切联系。
- 山东新华保险保费渠道“新华在你身边”大型客户转介绍活动(2014-06-10)
- 消息称车险保费或将依托车联网大数据自主定价(2014-05-27)
- 8成银保新单保费负收益 险企刺刀上架拼个险(2014-05-26)
- 37℃高温险产品上市 10元保费最高保100元(2014-05-25)
- 由小到大才是美——记新华保险莱芜中心支公司保费部(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