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思维? 格兰仕微波炉已经践行20年

http://www.e23.cn2014-09-02舜网

    摘  要:“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伴随着互联网浪潮汹涌而来,这些热词一股脑儿涌进家电传统制造商。霎时间,似乎不谈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就被标签为out的公司,似乎不谈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产业就被定义为被时代抛弃的产业。

  “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伴随着互联网浪潮汹涌而来,这些热词一股脑儿涌进家电传统制造商。霎时间,似乎不谈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就被标签为out的公司,似乎不谈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产业就被定义为被时代抛弃的产业。

  而事实上,中国家电业中有一个产业特别奇葩,5年做到了世界第一,10年完成了一个产品由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转变,20年做出了近10个“世界首创”产品,用1个品牌的力量实现了一个产品的普及和一个产业的繁荣。这一串数字背后是微波炉产业,以及践行“努力,让顾客感动”宗旨20多年的格兰仕。

  错位的舶来品

  90年代初,格兰仕创始人梁庆德和总裁梁昭贤到国外考察市场,他惊讶地发现,微波炉这么方便的东西在中国却没有,而在国外已经是一个比较普及的产品。他认为,这么方便的东西国内消费者也应该享用。1992年,格兰仕毅然切入微波炉产业。

  进入这个市场,格兰仕发现国内市场上也早已有进入者,譬如惠而浦等,但是这个市场依然没有普及起来。因为这个舶来品对于中国工薪阶层来说,是一个奢侈品。

  “我们到东北市场调研,在一些已经购买微波炉的家里发现,微波炉和彩电一样,被人们用蕾丝面罩装饰了起来。”格兰仕微波炉的老业务告诉笔者,90年代,一个普遍家庭要花上几个月的工资才能消费得起一台微波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如何让顾客感动?

  “我们没有能力让消费者富裕起来,但是我们要竭尽全力让消费者的每一分钱更富有价值。”这是梁庆德先生曾经鞭策格兰仕微波炉经营团队的一句话。

  为了制造出能让消费者买得起的微波炉,从硬件上,格兰仕从发达国家引入成熟技术和生产线。软件上,格兰仕改变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精细成本控制。格兰仕从轻纺产业开始就建立了扎实的外贸基础,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是格兰仕微波炉出口的桥头堡市场。“欧洲市场是最为严苛、最为挑剔的,欧洲市场做好了,其他就没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变革,格兰仕让自己的微波炉价格具备了“跳水”的资本。

  1996年8月、1997年10月、2000年6月、2000年10月,格兰仕通过四次典型的“价格革命”,格兰仕是用“欧洲品质,中国成本”征服了市场,让微波炉成为百姓家庭都可以轻松消费的日用品,格兰仕也因此成为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典范。

  家电评论家张彦斌表示,中国没有哪一个产业像家电行业这样充分竞争,蓬勃发展。这不仅仅在于家电产业的实力,更在于一大批优秀家电实业家对中国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互联网转型所谈及的“用户至上”概念,家电产业已经实践多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