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拯救“黑天鹅” 22家被查公司逾半创新高
摘 要:在牛市的车轮面前,“黑天鹅”事件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记者发现,不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后期股价却接连飙涨,更有甚者,在公布被调查消息的次日,公司股价反而报收涨停。
在牛市的车轮面前,“黑天鹅”事件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记者发现,不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后期股价却接连飙涨,更有甚者,在公布被调查消息的次日,公司股价反而报收涨停。
与2014年相比,今年证监会监管力度明显加强,给上市公司的“红牌”频频出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显示,自2015年1月起,共有鑫科材料(600255.SH)、新洋丰(000902.SZ)等22家上市公司发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的公告,调查原因涉及多种,包括异常交易、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等多个方面。
从公告的违法主体上看,上市公司高管、股东单位成为重灾区。如华谊嘉信(300071.SZ)控股股东刘伟,便因涉嫌内幕交易华谊嘉信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外,东方锆业(002167.SZ)董事长陈潮钿,则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被立案调查的影响十分有限,多数公司在经历短期调整后,后期股价反而创出历史新高。从股票走势上看,突发的利空反而为股价砸出了买点。以上述22家公司为例,后期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多达12家,其中更是不乏涨幅超过3倍的公司。
对此异常现象,成都一位资本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调查周期长给上市公司的主力资金提供了安全的运作时间,“一般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周期较长,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在未确定最终调查结果前,对公司实质影响难以确定。而今年上半年,又遇到久别的牛市行情,一些早已吸筹完毕的主力便会‘冒险’拉升。”
证监法网的震慑作用
牛市的力量不可低估,突然而至的利空在牛市中反而被视为了买入良机,面对不断跳动上涨的股价,投资者很少有人会去关心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1月起,A股市场共有22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上海主板12只、深圳主板4只、中小板4只、创业板2只。
与熊市形成对比的是,在上述被调查的公司中,公告次日跌停的公司仅有健康元(600380.SH)、新华百货(600785.SH)等4家公司跌停,而柳化股份(600423.SH)和浙江众成(002522.SZ)两家公司在公告次日,反而以涨停报收。
从后期走势情况来看,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影响也十分有限。据统计,剔除7家公司停牌外,剩余的15家公司中,有12家公司后续创出历史新高,创新高概率竟然高达80%。其中,柳化股份3月14日发布被调查消息,3月20日复牌后,竟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实际上,自“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4月24启动以来,被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便有大智慧(601519.SH)等1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这一数字远远高出法网行动启动之前。
以此为界,市场对被调查上市公司的炒作开始有所收敛。
据统计,今年4月24日及之前公告被调查的9只股票中,有3只股票走势翻倍,其中东风股份(601515.SH)、柳化股份(600423.SH)涨幅均超过1倍。而证监会启动法网行动之后,被调查的上市公司炒作明显有所收敛,新华百货(600785.SH)等4只股票更是未能收复此前跌幅。
“这主要是由于今年5月后,指数风险加大,市场调整预期增加,多数个股也经历了一定拉升,并积累较高涨幅”,华东某私募人士指出,同时证监会启动法网行动,以及*ST博元(600656.SH)因重大违法行为被暂停交易,一定程度上也对资金疯狂炒作形成震慑作用。
上市公司自救
上述12家被调查公司能够不惧利空创下新高,与同期A股市场的强势不无关系。
从2月26日到4月24日,沪指从3075点一路飙涨至4393点,期间数次调
- 牛市尚无“见顶信号”(2015-06-11)
- 保险股是牛市后期品种 基本面向好可持股待涨(2015-06-08)
- 本轮牛市散户究竟买了多少股:5月底人均15万元(2015-06-01)
- 东方证券:下跌不改牛市趋势 远离创业板出手蓝筹(2015-06-01)
- 配合国企改革需要 本轮牛市会在2018年结束?(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