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基金牛市跑输大盘垫底 整体净赎回超三分之一
摘 要:上银基金一季度重仓股,导致一季度仅上涨7.5%,远远跑输大盘,被投资人大量赎回。其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客户主要是中老年人,要求产品更注重稳健增长
上银基金一季度重仓股,导致一季度仅上涨7.5%,远远跑输大盘,被投资人大量赎回。其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客户主要是中老年人,要求产品更注重稳健增长
牛市中被整体净赎回,原因很多,有的是持有人选择落袋为安,有的则是因为旗下产品业绩不行。对于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银基金”)来说,在牛市中“被抛弃”,业绩不好可能是主要原因(详见《投资者报》368期文章“59家基金公司旗下股基总份额牛市缩水”)。
据《投资者报》统计显示,在2014年7月21日至2015年5月29日的这波牛市行情中,上银基金旗下股基净值增长平均值为72%,跑输大盘5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场出现整体净赎回的基金公司中倒数第一。业绩不佳,持有人自然就会选择“用脚投票”,直接导致了上银基金牛市中整体净赎回比例达到了37.29%,在全市场整体净赎回基金公司中同样处于落后位置。
“我们面向的主要是中老年投资者,这个目标客户人群决定了我们旗下的产品相对于追求产品高收益,更追求产品业绩的稳健增长。”上银基金有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含着“金钥匙”出生仍难长大
成立于2013年8月13日的上银基金,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既背靠着在上海滩颇有名气的上海银行,又恰逢难得一遇的大牛市底部。这就好比一个人生在一个有钱的家庭,又赶上一个刚刚可以“下海经商”的时代,本应该很轻而易举地发大财。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却让人大跌眼镜。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5月29日,上银基金旗下只有三只产品,分别是一只股票型基金(上银新兴成长)和两只货币型基金(上银慧财宝货币A/B)。整体公募管理规模为37.72亿元。其中,截至2015年5月31日,唯一的一只股票型基金规模为1.58亿元,这一规模相比2014年6月30日时缩水了37.29%。
“公司成立以来,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专户和货币型基金产品上,相对于主动权益类的股票型基金,我们也只是定义为一个风险偏好和收益相对高些的稳健产品。因为对于中老年投资者来说,产品收益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会很难接受。”上银基金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上银基金对主动权益类产品的不热衷确有其因。据媒体报道称,“根据相关线索,2014年3月证监会对蒋征、陈绍胜、牟永宁、程岽和黄春雨5名海富通基金公司原任或时任基金经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一事立案调查。其中,程岽在2013年11月30日因个人原因离职后来到上银基金,担任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投资总监。2014年3月19日,上银基金发布的上银新兴价值成长型股票基金招募说明书披露,上银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一共5人,程岽位居第三。”
当时媒体就质疑,“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2014年3月证监会已对程岽进行立案调查,而被立案后的程岽依旧堂而皇之地在上银基金担任要职,这令人对上银基金的风控能力产生怀疑。而在证监会明确已对程岽等人立案调查后,程岽势必将再度辞职离开,这同时也会对上银基金的投研团队造成重创。”随后媒体的这一判断被事实证明。
一季度涨幅排名垫底
尽管上银基金有关负责人一再表示公司并不追求产品的高收益,但从上银新兴价值成长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频繁发生变动来看,这位负责人的话语似乎有点言不由衷。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5月6日至2015年1月26日期间,上银新兴价值成长型基金只有一位基金经理高云志。从其简历来看,他是一位“菜鸟”型基金经理,此前并没有管
- 牛市拯救“黑天鹅” 22家被查公司逾半创新高(2015-06-12)
- 牛市尚无“见顶信号”(2015-06-11)
- 保险股是牛市后期品种 基本面向好可持股待涨(2015-06-08)
- 本轮牛市散户究竟买了多少股:5月底人均15万元(2015-06-01)
- 东方证券:下跌不改牛市趋势 远离创业板出手蓝筹(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