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2.2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开创新局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启新篇章。这十年,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奋力书写“绿色答卷”的十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减污降碳各项举措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是农业银行的鲜明底色。农业银行始终秉承社会责任和大行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持续强化绿色金融战略引领,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资金支持,为实现“双碳”目标、共建美丽中国提供“农行方案”。截至2022年5月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2.2万亿元,较年初增速远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累计发放符合人民银行要求的碳减排贷款近5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1031万吨,居可比同业领先地位;年内承销绿色债券22期,募集资金295亿元。
强化战略引领 完善机制保障
持续构建有效服务“双碳”目标的
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完善公司治理
农业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在董事会设立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高管层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全面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战略引领
农业银行在全行“十四五”规划中将绿色金融列为三大战略之一,制定“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将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全面搭建全行绿色金融发展的系统框架,积极构建服务“双碳”目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金融发展模式。
加强政策引导
农业银行加快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专门出台加快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行动方案,先后出台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多项新能源行业信贷政策。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匹配差异化支持政策,完善工作机制,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不断扩大环保、能耗等绿色信贷指标对行业政策的覆盖范围,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与信贷政策深入融合。对优质绿色产业客户和项目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在业务规模、经济资本、战略费用、激励约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
强化服务创新
农业银行积极拓展绿色投融资发展空间,持续加大资金供给和服务创新力度,构建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投行、绿色消费、碳金融、创新型业务等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业务体系。积极搭建绿色信贷产品序列,在金融同业中首批开展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绿色债券投融资业务,为绿色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重点领域 强化资金支持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注入金融活水
做大“三农”“绿色”交集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银行立足服务“三农”基本定位,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绿色金融,积极做大服务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交集。围绕种业企业扶优、种质资源保护等领域陆续出台种业行业信贷政策、种业振兴信贷政策,加大生态种养殖、林下经济、绿色农林产品加工等绿色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支持,加快林权、农业碳汇等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支持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等乡村建设重点领域,全力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业面源和农用地污染防治等领域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5月末,全行县域绿色信贷业务余额超9000亿元。
农行浙江湖州分行加大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积极支持太湖流域五水共治、安吉余村美丽乡村建设、鲁家村美丽乡村建设、东林镇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多个项目,有效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 农行浙江湖州分行以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服务清洁能源产业
全面助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
农业银行立足我国能源禀赋,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积极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强化与国家能源局、大型电力集团的战略合作,做好优质项目源头性营销储备。开展碳减排贷款专项营销,深挖业务增长空间。完成首批50个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服务对接,多措并举做好融资支持。积极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好能源保供服务工作。截至5月末,农业银行支持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
农行广西分行积极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广西金紫山风电场项目建设持续提供融资支持。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38400万度,折合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1.3万吨,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风车与草地交融景观成为当地新的旅游景点,通过“风电+旅游”发展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 农行广西分行积极支持广西金紫山风电场项目建设
服务生态环境产业
全面助力生态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
农业银行将助力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提升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制定种业、林业、花卉、中药等多项信贷政策,出台支持黄河流域保护专项政策,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支持。深化与生态环境部的交流合作,强化对重点生态环保项目金融服务。创新推出生态修复贷、生态保护贷、碳汇林业贷等多个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产品,积极支持碳汇或固碳效应突出的造林绿化及森林资源抚育项目,积极支持天然林和动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国家公园建设和保护性运营,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河湖湿地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为提高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提供金融动能。
农行山东分行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齐河县黄河水乡湿地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统筹推进“河”“湖”“湿地”生态环境改善,助力湿地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 农行山东分行支持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助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农业银行紧抓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机遇,深入拓展绿色低碳交通项目,持续加大对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城镇能源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园林绿化、绿色建筑及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等领域优质项目。聚焦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工业领域绿色制造等,积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生产体系建设,推动钢铁、石化等传统高碳行业能效提升和清洁生产。
农行上海分行积极支持“临港产业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所建房屋按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建设,公租房作为华山医院、浙江、江苏医疗队共计超3000名医护人员的临时公寓,为抗疫医护住宿提供了保障。
服务国家区域战略
助力重要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农业银行以绿色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积极保障重要流域的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节约等领域融资需求,助力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农行安徽分行专门成立长江大保护营销团队,三级联动做好金融服务,积极支持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六安城市水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等10余个长江大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金融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 农行安徽分行积极支持长江大保护
积极发展碳金融业务
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动能
农业银行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上线“农银碳服”系统,为全国碳市场和会员企业提供资金结算、对账清算等多项服务,助力畅通碳市场资金周转。做好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企业服务,营销对接企业超2000家,开立结算账户企业超1000家。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在同业中首批开展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积极开展自身碳盘查,创新研发碳排放耗能监控平台,开展区域试点,探索建立自身“碳中和”实施路径,不断强化自身碳足迹管理。
强化风险管控 完善管理工具
有效应对绿色低碳发展中
面临的转型风险
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
农业银行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带来的风险冲击,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绿色发展要求落实到调查、审查、贷后管理等业务各环节,根据客户面临的潜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程度,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对非生态友好型客户和项目执行“一票否决”。
持续完善气候风险管理工具
农业银行持续完善气候风险管理工具,对煤电、钢铁等重点行业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及时评估防范碳排放等因素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推动前瞻做好转型风险防范。
密切防范高碳行业转型风险
农业银行通过实施限额管理、强化政策引导、加强客户分类管理、严格审查审批等多项措施,加强高碳行业用信管理。强化高碳行业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方面审核,积极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做好行业分析和预警监测,推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缓释机制,确保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农业银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要求和服务“双碳”目标各项要求纳入经营管理全过程、各领域,全面做好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双碳”目标、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