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际金融大鳄的“忽悠”招法
摘 要: 通过赵本山的作品《卖拐》,大家知道一个词叫忽悠。范伟硬是被“大忽悠”给忽悠傻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在国际经济领域,也有着这样一批国际“大忽悠”,他们的名字你应该很熟悉: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
通过赵本山的作品《卖拐》,大家知道一个词叫忽悠。范伟硬是被“大忽悠”给忽悠傻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在国际经济领域,也有着这样一批国际“大忽悠”,他们的名字你应该很熟悉: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在不少著名的投资事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黄金暴跌、原油暴涨暴跌……这是国际投行集体的操纵,还是政府行为的缺失?这是“阴谋论”的最佳脚本,还是对某些国家制度漏洞的纠错?我们就此采访专家给予揭秘。
忽悠招数一: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2008年,高盛把目标锁定在了石油。做空是唯一手段。但当时的油价并不是理想价位,必须先把油价忽悠上去。
承接这一任务的是被誉为“油价预言家”的高盛分析师阿尔琼·穆尔蒂。他在《纽约时报》撰文,预测由于尼日利亚供应中断、俄罗斯产量下降、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失控性的增长,石油价格将急速飙升至200美元一桶。
在教父级人物的忽悠下,许多国家开始纷纷出手,油价在2008年7月见顶至每桶147美元。
在高点,高盛出手了!他们一改之前看高论调,把此前看高的200美元一桶,改为看空50美元一桶。石油从最高147美元/桶跌到32美元/桶,跌幅77%,全世界傻眼,高盛唱空和唱多油价,都是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类似的手法也出现在黄金投资领域。2011年,在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黄金的避险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看好。摩根大通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对黄金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如果黄金供应无法满足实物需求,金价有可能上攻至2000美元/盎司。
2013年4月12日,“阴谋论”的倡导者宋鸿兵称之那天为黄金的“四·一二政变”。当天一开盘,就立刻涌出100吨的6月期货抛盘。2小时后,第二波惊人的300吨抛盘在30分钟内集中杀出,黄金市场开始雪崩。
“4月12日开盘集中抛售的400吨黄金绝不是市场正常的行为,集中抛售全球15%的黄金产量必然是协调一致的安排,这种规模前所未见。”宋鸿兵说。
忽悠招数二:
拿小国开刀 撬大国软肋
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乐·弗格森曾写道:“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总暗藏着金钱的秘密。”
作为投行来讲,具备不具备操纵国家的实力?答案是肯定的。《越南危机》一书的重要观点,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国际著名投行在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发挥着市场指挥棒的作用。
“一方面,国际投行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国际投行通过各种方式提前获取了经济情报,结果造成了他们的报告总是预测得很准。这些国际投行经常是一些政府决策部门的座上宾。一些不自信的政策决策者还往往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本国的政府和研究机构,则逐渐丧失了对经济的话语权。”该书作者孙兆东认为。
2008年5月28日,摩根士丹利发表了一份爆炸性的报告,首次指出越南存在货币危机,而此后多数关于越南出现危机的报道都引用了其中内容。
渣打、高盛、雷曼兄弟等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紧随其后,也发表了一系列并不乐观的研究报告。6月4日,彭博社发布了题为《亚洲奇迹再次面临危险》的文章,对越南和亚洲经济表示了悲观。相应地,惠誉等三家国际评级机构也将越南主权债券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然而在之前的两年多甚至更长的时间
- 成长泡沫:低增速+低通胀的市场抉择(2013-05-10)
- 泰康养老赔付四川雅安地震遇难客户20万元保险金(2013-05-10)
- 工行济南泺源支行营业室多措施防范内部账户风险(2013-05-10)
- 工行济南章丘支行启动中层后备选拔培养(2013-05-10)
- 工行济南高新支行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客户经理案件防范意识和能力(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