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潮州木雕价差万里应该吗
摘 要:潮州木雕和浙江东阳木雕、安徽徽州木雕并称中国三大木雕流派。作为一个小众收藏门类,古代潮州木雕因为数量少、不引人注意而长期处于价格低位,几千上万元即可收获精品。
老鼠拖葡萄纹香筒 清代
辜柳希 红檀木《双层龙虾蟹篓》
当代“国大师”作品十万元起步 古代精品“无人喝彩”
潮州木雕和浙江东阳木雕、安徽徽州木雕并称中国三大木雕流派。作为一个小众收藏门类,古代潮州木雕因为数量少、不引人注意而长期处于价格低位,几千上万元即可收获精品。相形之下,“国大师”级别的当代潮州木雕,市场表现却是另一番景象——十万只是起步价,上百万的作品也并不罕见。那么,如此悬殊的价位差是否合理?我们不妨来看看潮州木雕“国大师”和收藏界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培臣:当代潮州木雕整体水平不如古代
我认为,当代潮州木雕整体的水平不如古代。广东省博物馆的潮州木雕展馆里的古代作品,每个细节都完美,每个形象都生动,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有自己的生命力,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再看看当代潮州木雕,呆板的、程式化的、粗糙的东西太多。
这个时代太浮躁,造成了当代潮州木雕发展中许多乱象。现在,潮州没有几个人是在用手工做木雕了,都在用电脑,用机械化的手段做,传统的技艺正在失传。电脑可以同时做12件产品,我用手工,一次只能做一件,速度还慢,根本没法比。甚至有些大师的作品,也是机器做出来的。说得更直白点,一些根本不会用手工做木雕,只会使机器的人,也能成大师。
机器做的东西,和纯手工的质感无法相比。首先是做不出层次感,其次是在细节上,无论是刀法还是花纹,都比较粗糙。但是,现在市场对潮州木雕的追捧也有些非理性——认大师名号,但对作品本身的质素不了解也不在意。所以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机器做出来的东西,跟纯手工做的,价位上体现不出太大的区别。最极端的情况甚至是机器做的比手工做的还要贵。只要这个人有名号,又巧舌如簧,敢于、善于把自己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就能卖个好价钱。当然,这是极端个例。更常见的情况是,纯手工的开价1万,机器的开价6千,即便如此,后者还是赚得比前者多得多。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活。
现在,潮州有的人直接从外面采购回木雕,也敢挂上潮州木雕的牌子售卖;还有的“做出”特别气派的大型木雕,其实根本不是用一块木材雕的,是雕了很多的小件,然后拼接而成的,技术上没难度,工艺上很粗糙,但是外行看不出来,照样能卖个高价钱。
面对种种乱象,我很痛心。其实,我们是可以超越历史的。我做的超2米高的螃蟹篓,自认为比父辈有进步。实际上,新一代的木雕艺人,有胆识,又有条件去学习,如果将正规的雕塑、绘画的理念融到木雕创作中,再使用着比前辈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工具,想超越先人有什么难的?做不到,原因就一个:心乱了。
其实,不仅是创作者的心态乱了,市场的心态也混乱了。比如说,潮州木雕自古都是采用樟木,樟木软,有韧性,是最合适潮州木雕的木种。但现在,很多收藏家瞧不上樟木,而是追捧紫檀、酸枝。这些木头是值钱,但它们根本不适合做潮州木雕的深层次镂空,硬要用,要不做出来的就不是潮州木雕,要不就只能使用机器。对这种藏家,我就不明白了——吸引你的究竟是木头,还是潮州木雕本身的技艺?
广州市非遗评审专家 谭伟彬:某些当代大师作品的水分多
我认为,一些当代潮州木雕大师的作品有水分,甚至靠炒作起家,相比之下,古代潮州木雕的收藏价值更大。
无可否认,当代潮州木雕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在
- 欧央行降息刺激 黄金价格大涨1.5%至1467.6美元(2013-05-03)
- 4月百城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 连续11个月上涨(2013-05-03)
- 景区门票价格不能说涨就涨 涨价应提前6个月公布(2013-04-24)
- 黄金价格大跌 消费者疯狂抢购1小时超100公斤(2013-04-24)
- "五一"机票"价格战" 不涨反跌最低1.3折(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