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理财之路:延续还是调整
摘 要: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2013,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14。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在理财思路上需要作出什么改变,在产品配置上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才能让我们在2014年生活得更加幸福呢?
闸,有利于增加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供给,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同时,为了提高对储户的吸引力,民营银行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提高储蓄利率与大中型银行竞争。在适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下,这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民间储蓄分流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房价分化加剧 慎对商业房产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一线城市因人口持续流入,房价易涨难跌;少数三、四线城市供需失衡现象仍在持续,房价难涨,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鬼城”。受电商影响,商业房产的风险在加大,投资商业房产应谨慎。
调控方式有变
相比之前,2014年楼市调控思路将会产生变化,由之前的“一刀切”,逐步转变为合理的长效机制。
自2005年以来,楼市经历数轮调控,非但未能把房价降下来,反而出现“越调越涨”的尴尬局面。而事实也证明,包括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色彩很浓的手段,也只是“急就章”。正是因为如此,建立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已经成为政府的下一个目标。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各方已在积极着手准备,预计在2014年的“两会”上将就此展开讨论,并形成明确的房地产调控框架。
建立长效机制有两大关键因素值得关注。其一是去投资化会成为其中重要措施。这一点有迹可循。近两个月来,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等在内的重点城市纷纷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提高了外地人的购房门槛,同时也对二套房贷作出了调整,比如提高首付比例等。而从长远来看,未来还有可能会通过税收措施,比如针对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征收不同税率(拥有套数越多,税率越高)的房产税,加大持有成本,从而迫使房产投资者离场。
其二就是要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居民居住需求的供应体系,在改革的基础上,施以各项土地的、财政的、税收的、金融的配套改革措施并坚定落实。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在“十二五”结束之后将有3600万套保障房进入市场,相信此举将会促使楼市回归理性。
房价出现分化
预计在2014年房价区域性分化局面还会延续,不同城市以及不同类型物业的价格运行趋势有着明显的区别。
国内房价两极分化特征愈发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年涨幅超过15%,但温州的价格涨幅为负。同样包括海口等其他三、四线城市,涨幅也很小。此外,没有纳入国家统计局监控范围内的其他三、四线城市如鄂尔多斯(7.07, -0.12, -1.67%)等,房价已经深幅下调,无锡、常熟等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回落迹象。
房价出现两极分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供需有着极大的关系。一线城市以及各省中心城市,由于资源集中,属于开放市场,所以不断有需求涌入,进而支撑房价大幅上涨。而包括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由于房价泡沫成分较大,加之受限购等调控措施影响,需求受到抑制,由此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对于2014年房价趋势的变化,业内专家表示一线城市在短期内难以降温。莱坊国际有关人士分析指出,一、二线城市房价仍然会保持上涨态势,但二线城市住宅价格上升的速度将会较一线城市慢,而一些三、四线城市可能出现价格回调,如出现楼市泡沫的温州和东莞。
至于房价涨幅会达到多少?机构预测最高有望达到15%。莱坊国际有关人士表示,一线城市2014年豪宅涨幅在5%~15%不等,二线城市涨幅较小,在3%~8%不等。一线城市普通住宅涨幅可能会略逊于豪宅,有望达到4%~15%之间,
- 银保渠道颓势延续 险企巨头保费收入未开门红(2013-02-25)
- 第三版生命表修订 万亿寿险可能迎定价调整(2013-12-02)
- 网贷“底线”日渐清晰 业务调整势在必行(2013-11-27)
- 调整是买入好时机 三主线迎结构性牛市(2013-11-11)
- 酒企“黄金十年”结束 进入调整期忙转型(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