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理财之路:延续还是调整
摘 要: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2013,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14。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在理财思路上需要作出什么改变,在产品配置上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才能让我们在2014年生活得更加幸福呢?
金被大量赎回,基金经理大量抛售。
明年债市的表现仍然是个谜,但假设你看好明年股市,那么债市表现平平的可能性就很大。但另一方面,经过一轮非常彻底的下跌后,债市的风险也已大量释放。
较正面的看法是,在年底资金面紧张、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抬升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调整,反而也创造了投资机遇。但悲观的预期则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趋势性的,由于银行资金趋紧,被动放大杠杆,于是通过“非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来博取收益,对债券市场资金进行了分流,特别是货币基金的大规模扩容也分流了大量资金。
现在只能说,也许明年债市表现很难有惊喜,但风险也并不太大。希望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倒不妨考虑可以参与打新股的债券基金。IPO开闸在即,这部分收益也许可以增厚债券本身的收益。至少目前看来,机构参与打新无论从中签率还是专业性角度而言都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优势。
股基:大概率事件
明年股市能不能进入大牛市有点难说,至少目前预测牛市的人太多了,就应该保持一定的清醒。
不过,最近的政策的确如雨后春笋一般,消化其背后的意图显得十分有必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11月15日晚间的公布,市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有的猜测、预期尘埃落定。其中提到的,推进股票改革、多管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等内容,较为鼓舞人心。
这部《决定》无疑是全面推动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开始,为后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注入了动力。包括针对各种市场显性和隐性壁垒、针对原先价格垄断领域的若干行业、针对城乡土地市场、针对人民币汇率、针对中小企业方面的诸多改革部署,都似乎箭在弦上。这意味着诸多的传统行业结构、盈利模式、利益分配结构将被打破和重组,其中的机会也是“很值得琢磨”的。
此后,微观的政策一部接一部推出。包括IPO制度改革、优先股试点等。央行推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显示了利率市场化开始前期试探。三部委联合放行递延纳税,最终确定采用EET模式,意味着中国版401K(美国的一种企业年金制度)明年将问世。外管局还同时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
一些市场重要人物纷纷放话表示,此次三中全会所作出的重大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A股的中长期趋势。A股正在进入牛市阶段。
当然,不管明年能不能真正走上大牛市行情,投资一部分和股票相关的产品还是很有必要。最简单的方法是买一只被动跟踪指数的股票基金,或者主动型股票基金。如果是对市场有深刻认识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更为策略性的方法——行业ETF、股票杠杆基金等。
货币基金:还将维持高收益
今年货币基金的表现显然令人振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尤其是余额宝的出现,把大家的目光带向了货币基金这种现金管理工具。未来这类产品是否还能维持高收益是大家最关心的。
一般来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和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相关。资金越紧张,收益就越高。从6月闹“钱荒”后开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逐步上升。过去一个月,多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了5%。根据Wind资讯,截至12月8日,234只货币基金过去一月平均的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4.467%。其中,45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超过5%,最高的一只收益率超过了6%。
这主要是因为年底一向资金较紧张,并不代表未来一整
- 银保渠道颓势延续 险企巨头保费收入未开门红(2013-02-25)
- 第三版生命表修订 万亿寿险可能迎定价调整(2013-12-02)
- 网贷“底线”日渐清晰 业务调整势在必行(2013-11-27)
- 调整是买入好时机 三主线迎结构性牛市(2013-11-11)
- 酒企“黄金十年”结束 进入调整期忙转型(2013-11-06)